发布于: iPhone转发:72回复:265喜欢:31
都说食品饮料抗通胀,长期能够提价,但是看看过去十年龙头刚需的增长,双汇年化增长3个点,伊利年化增长8个点,而GDP增速过去十年都有6个点,这两家龙头的业绩增速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食品龙头的价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护城河不够深、竞争比较激烈?@跟省学炒股 @超级鹿鼎公 @不明真相的群众 @管我财

全部讨论

很多很多年前我研究過美國的牛奶和果汁行業,得出一個結論,牛奶、鮮果汁是沒有品牌可言的。消費者根本就不太在乎自己買的是哪一個品牌。

我怀疑是不是火腿肠这个品类出了问题。
比如外卖,对这个品类可能构成了很大的冲击,方便面同理。

2023-10-10 10:03

把增长加上股息再看看

2023-10-10 10:12

在一些情形下食品饮料股抗通胀能力有限,鸭脖涨价了,没人买了,任何提价都需要一定时间传导至终端

2023-10-10 10:04

牛奶还是有品牌的。伊利金典奶虽然贵一点,喝出明显的高端感

2023-10-10 10:20

这个不是这样对比的,你要看你持有的股赚了没

2023-10-10 10:20

关心自己的持股成本就好,这个好像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2023-10-10 09:59

但这两个公司要增长的还是很多

这正是我不买食饮类股票的根本原因。其实不用拿GDP做标杆,只要拿街头的餐馆做标杆就可以了。街头餐馆的品牌和品类无论多么红火,基本上三年都被更新换代了,最长的也活不过五年。
要说食饮行业如此惨淡的根本原因,恐怕要到中国的饮食文化里面去找。中国饮食文化因地域广阔跨越不同气候带而极富多样性。我粗略估计(或者说无脑猜测),中国的食品饮料种类恐怕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食品饮料种类的总和。以单项大宗原料对比,不用提猪和鱼了,就说鸡或鸭,中国各地的吃法可以有几十甚至上百种,而以牛肉为主要肉类原料的所有国家,其牛肉的吃法就那么十几二十多种,最多也不会超过五十种。
在食品饮料如此丰富的中国,那些做单一品类食品饮料的公司怎么可能有好的生存环境,它们的产品再好也只能算是打牙祭的东西,能活下来已经算不错了。什么护城河、竞争激烈之类的都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