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大记事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同仁堂(SH600085)$ $同仁堂科技(01666)$ $同仁堂国药(03613)$

明永乐19年(1421年),乐家的祖上乐良才从浙江宁波到北京闯荡,放到现在讲就叫“北漂”。乐良才是一位铃医,铃医就是摇着串铃走于街巷、奔波于乡间的民间医生。乐良才之后的二世、三世也都是继承父业,到了第四世乐显扬,乐家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乐显扬进入了太医院。他利用太医院的优越条件,研读了大量的医学典籍和珍贵的皇家医案,尤其对大量古方、验方、宫廷秘方进行了鉴定和管理。

康熙八年(1669年),乐显扬对儿子乐凤鸣说起为什么要开药房(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唯医药为最),和他为药铺定下“同仁堂”字号。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同仁堂药铺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路开张。

雍正元年(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御药,历经188年。

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仁堂几乎被一场大火完全焚毁。此时同仁堂第七代传人,乐礼的长子乐以正亡故(乾隆十五年),由乐礼之妻张氏扶持次子乐以中经营同仁堂。但孤儿寡母实难支撑,无奈之下,同仁堂只好引入外资,到了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同仁堂变成二十一家合股的“合资企业”。虽然如此,但在同仁堂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制药质量并没下降,声誉也没受到影响。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乐家在乐平泉的努力下,收回了失去了90年的经营权。

光绪六年(1880年),乐平泉去世。此后,同仁堂在乐平泉夫人许叶芬执掌下延续辉煌。许叶芬的四个儿子,也就是“四大房”:乐孟繁、乐仲繁、乐叔繁、乐季繁,他们的后代也都成年了,而且有了一定的历练,都想去闯一片自己的天地。可是同仁堂乐家祖上有规定,同仁堂不开分店,主要是担心被人盗名欺世。因此四大房的后代只能用别的店名开自己的药铺。

他们前前后后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乐仁堂、宏济堂、颐龄堂、永仁堂、宏济堂、宏达堂、达仁堂等药店,林林总总有40多家。同仁堂作为祖训共有的公共财产,由四房共管,但他们都可以使用老祖宗留下来的配本。四大房把“乐家老铺”的匾额和“灵兰秘授”的楹联,当作共同的标识,挂在自家店铺的显要之处,于是“乐家老铺”,也就红遍大江南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乐家的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当上了同仁堂的第一任经理。1954年,工商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开始。同仁堂成为公私合营的先行者。

1992年7月,以北京药材公司及同仁堂制药和同仁堂药店等21个核心单位组成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997年6月25日,同仁堂股份上市(同仁堂集团发起,以所属北京同仁堂制药厂、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北京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北京同仁堂药店等6家绩优资产单位组建),同仁堂股份主要经营传统中药。

2000年3月同仁堂科技香港上市(将同仁堂股份中的制药二厂等绩优资产拆分出来),同仁堂科技募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建设香港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建设中药材原料生产基地、建立海外销售网络、新药开发、投资合资公司等,同仁堂科技在香港上市,打通了同仁堂产品、中医服务、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

2004年同仁堂国药在香港成立,2013年香港创业板上市,2018年转主板上市。同仁堂国药为同仁堂在海外的发展平台,立足香港,布局全球。今天,北京同仁堂的业务已在境外2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各种零售终端(药店、中医诊所、中医概念养生中心)约150*家;在香港大埔工业区设有中成药及养生保健品生产研发基地。

内容来源:《同仁堂传承与发展》,同仁堂国药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