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244)---《巴芒演绎》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老唐用中翻中的方式,汇集了大量中文版投资类书籍中的相同因素,将以巴菲特和芒格为中心的价值投资村落成员之间的故事进行了详细叙述。

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分账规则变化情况,最开始是保本,但4%以内收益提成25%,大于4%的收益提成50%。因为个别大资金愿意承担损失,曾有过收益大于4%部分提成25%的情况,随着投资收益的提高和广为人知,资金自动上门,加入门槛定为2.5万美元,最终是6%以上收益提成25%,不保本。

在桑伯恩地图股份投资案例中,巴非特将这个烟蒂投资又通过收购的手段形成控制权,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控制和推进股东价值提升和变现,这种新增控制的投资方式对于原来烟蒂投资相当于增加了一层保险。迫于无奈,他和已有股东达成了妥协,通过削减业务,股票回购等方式,提升了剩余股东的控制比例,以及每股盈利和股价。

邓普斯特农机公司是巴菲特第一家真正控制的公司,桑伯恩地图他只是进入了董事会。在巴菲特致股东信中,对邓普斯特资产负债表置信程度的折扣率进行详细叙述,对投资者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和学习价值。

在这个案例中,巴菲特是这样计算净营运资产的,她用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再减去工厂及设备从而得到营运资产。而巴菲特的买入价只有每股营运资产得57%,老唐认为这个案例中的折扣率对于今天的投资者仍然适用。巴菲特认为应该将售后服务中的零配件价格提高,他在自己不擅长这么做的情况下,聘请了优秀经理做到了。就像中国汽车维护的数据显示,在后期维护中购买全部配件的价格相当于买整车价格的5至6倍。

经过这位优秀经理的一年努力,该农机公司,在净资产减少约10%,总负债减少八九成的情况下,是公司内在价值增加40%,股价有35提升至50元。具体情况如下,现金类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费用,存货,工厂及设备合计减少250万美元约占总资产的30%,同时增加了投资项目。

巴飞特自认为拯救公司价值的行为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被认为是黑心资本家,巴飞特从此对于烟蒂投资所需要的清算资产解雇员工非常厌恶,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35岁左右再次进行对于伯克希尔的烟蒂投资,这是他认为最糟糕的一次投资行为。

因为二战军需而发家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贝巴飞特得知内部不和在低于净营运资产2/3的位置买入,打算在公司进行回购或增持时卖出获利,哪里知道当时的董事长违背承诺的交易价格激怒了巴飞特,他进而大举收购赶走了这个董事长和他的儿子。1962年32岁的巴菲特开始买入伯克希尔,直到1984年54岁的巴菲特才彻底摆脱伯克希尔的纺织业务,并将伯克希尔改为自己公司的名字,永远记住这个教训。

上千万美元被巴菲特在伯克希尔中困了近20年,否则据巴菲特估算这本可以增值约2000亿美元。又一次愚蠢的操作是巴飞特运用合伙基金购买了国民赔偿保险公司,如果他用自己和亲友的钱完成这项购买,那么它将是资产5000亿美元的地球首富,遥遥领先于第二名。他的这个选择坑了自己,坑了家人和好友,但是为伯克希尔的其他股东赚取了天量财富。

本书还讲了一个比巴菲特大一岁的传奇华人投资者蔡志勇的故事,上海买办家庭出身的蔡志勇从小对于投资感兴趣。曾经在华尔街造成了华人投资传奇,在知道不可能继承公司一把手消息后自创公司,运用自己的名气和基金公司获利只与规模有关的潜规则获取了巨量财富,并最终导致了投资人大量亏损。后来转战实业,主要进行公司并购业务,非常善于在并购中为自己牟利并留下烂摊子给对方。速度离婚和再婚的蔡志勇,晚年主要以享受生活和慈善活动为主,曾经爆出要钱期归还高价订婚戒指而不得的绯闻,2008年79岁去世。 

1969年不满40岁的巴飞特因为资金的长期性和外界对于基金投资的质疑两种原因而解散了合伙公司,在巴菲特看来,当时的市场价格普遍变高,已经找不到值得投资的股票。为合伙成员提供了股票,现金等多种选择方式,并且为退出成员选择新委托人进行把关。

高领资本在资金来源方面,也对长期性有着强烈要求,其中就有国家主权基金。巴飞特关闭合伙基金原因部分是因为资金的长期稳定性无法确认,巴菲特的商业模式,其中很无与伦比的一点就是它能够长期合法的稳定资金来源,这方面的秘密在于保险公司的浮存金。因为浮存金有法律保证,不会被任意赎回或者撤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长期性,有利于巴菲特长期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

在读投资类书籍过程中有种感觉,所有这些输入和输出有种自我安慰和催眠的作用,就是让自己对所做的投资的方式方法更加有信心和底气,通俗的说,为了让投资指数长高而尽量把根扎得更深,伸得更广。

老唐对于伯克希尔收益历史两段式的解读,以及经典六字真言值得仔细品读和运用。

这么做能提高存活概率,而收益的稳定性和波动性相对来说,反而处于术的层面。

■■■

陈嘉禾认为证券市场周刊质量较高,我买来最新的十本过刊翻了翻,初步印象是广告多,宏观数据和分析作用有限。

这个周刊重头戏在公司与产业部分,介绍了产业现状与动向,有十家左右的公司分析,分析中从财务经营管理行业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疑问。多看类似文章会有一种和高手学习探案的感觉,类似的感觉和经验或许可以移植到已有的投资标的上,这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另外,可以通过对近期IPO项目的公司和行业分析了解较新动态,这方面了解而不是投资,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我有个疑问,证券市场周刊会借舆论导向权利寻租到何种程度?选择曝光到何种程度?这份周刊有多么深厚的背景能够管理冲击?当然,这些问题已经远超出了作为投资者需要了解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