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段大周期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5喜欢:1
联影2018年才20亿营收,5年时间增长接近6倍至114亿。如果不是国产替代逻辑,试问一个新的小牌子,是怎么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份额接近甚至超过GPS三家的。
GPS就算在国内有生产基地,也不代表就不能替代掉他们的份额。
同理,如果在哪国有生产基地就代表在该国没有壁垒吗?那联影在美国也有生产基地,就代表联影在美国没有壁垒了?

热门回复

1.就看现在美欧对中国脱钩的趋势,有可能以后中国都不存在GPS的份额。同理,联影在美欧也没什么份额。2.特殊时期俄罗斯购买的欧美设备都失去维护,中国会未雨绸缪,尽量避免购买欧美设备。
3.也许将来就是这么一种景象,联影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出海的方向是东南亚、中东、俄罗斯、中亚、印度、南美、非洲。

核心是,行业竞争品牌多,主要竞争对手GPS品牌和技术,渠道都很强,可能飞利浦弱一些,但GE和西门子产品技术和市场份额,联影很难超越,国内市场长远来说有超越的可能,但在北美,欧洲,这两大市场联影很难做到超越GPS份额。

这个角度确实有理,GPS都在国内生产,成本其实他们也不会比联影高很多,特别是扎根中国超过二十年的供应链,在国内市场优势可能就是最近国家提倡的采购国产产品和国产品牌,鼓励买国产设备。
欧美市场份额是不确定性高一些。国外就看未来在东南亚,中东,中亚,非洲市场了。

以后慢慢脱钩,外国厂商也有可能在国内趋0

对于联影,欧美的市场虽然大,的确不确定性是最高的国家与地区。其实,对于其他地区市场,比GPS有优势和机会,更是一个从0到1的增长。国内设备更新,CT往128排以上,1.5T以上 MR,县城及三四线城市联影是很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