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先锋系”引出的老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被压榨的果汁

文/ 羽杉

雏鹰农牧选择猪肉还债、富贵鸟以鞋抵债之后,汇源选择果汁抵债又成资本市场的谈资。然而在债台高筑的背后,一笔400万元的借款又将汇源与“先锋系”联系到了一起。

据天眼查显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先锋系”旗下互联网小贷公司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汇源创始人朱新礼是先锋系旗下网信理财A轮融资的投资者;而网信是四季本源农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后者是汇源旗下品牌果时汇的运营主体。

在天眼查的风险提示中,北京汇源早已被工商部门列入失信公司名单。不止400亿元的借款逾期未还,实际上汇源早在2017年便已负债百亿,更于2018年被冻结20余亿元资产。据媒体报道,汇源此前从先锋旗下的网信等P2P平台借款规模或高达20亿元左右。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部分借款已经出现逾期。但汇源的回应是尚待核实。

据网信发布的《逾期企业及相关各方名单》中可以统计出汇源旗下的五家公司本息逾期金额为1.46亿元。

欠债不还早已成常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汇源靠着出售资产勉强度日。截至目前汇源果汁,2017年、2018年财报仍未公布。只能由2017年的半年报得以窥见汇源消失前的负债规模。

据业内分析,普遍认为汇源的转变源自于2008年的第一次转型——汇源果汁“卖身”可口可乐失败。08年,朱新礼荣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站在聚光灯下的汇源随后便被曝出销售额下滑、并购及投资新厂导致负债率过高、折旧与土地使用权摊销等费用吞噬企业利润的消息。因此朱新礼决定开始第一次转型,即从生产、销售转为纯果汁原料供应商。

此时可口可乐宣布以179.2亿港元的价格全额收购汇源果汁。但迫于舆论压力,在08年北冰洋、山海关汽水均在摆脱外资品牌的背景下,可口可乐最终因《反垄断法》未能成功收购汇源。

2017年汇源停牌的前一年,继续布局产业链上游的朱新礼来了一个骚操作。此时汇源果汁市值53.97亿港元,朱新礼却违规通过汇源果汁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42.82亿短期贷款,以供汇源饮料应付临时营运资金需要及还债。此时直接导致汇源果汁自2018年4月3日起停牌。因此事,汇源股东之一淡马锡控股清仓决裂,随即曝出汇源果汁6年亏损、百亿债务压顶、拆东墙补西墙、管理任人唯亲、以政府补贴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事实。最终6名高管离职,汇源也受到了港交所发出的复牌条件清单,目前距离清单完成时效仅余4个月事件。

汇源危机刻不容缓,于是在今年4月份需求天地壹号接盘,希望通过汇源果汁品牌的转让以获得资金,然而这次合作也以失败告终。

目前看来,无论是出售资产、转让品牌还是果汁抵债,能留给汇源压榨的资产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