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1
$光峰科技(SH688007)$ 华为车BU新公司火了,有球友对光峰充满了悲观,也有球友认为光峰必有一席之地。个人认同后者。
即使华为智选车的车企也并没有完全把自己掏空全部躺到在华为的怀里,比如小康、长安也有问界、智界以外的车型,更别提一线阵营的车企了。谁都不傻,正如已车企老总所说,搞华为心就是车企丢掉了灵魂。不得已车企是不会那么干的,形势逼到那份上了,也就没办法了。
华为车BU的角色跟菜鸟差不多。四通一达把信息都给了菜鸟,灵魂就没了,向上发展的通道被掐死了。一辈子也就个搬砖干苦力的命了。当然菜鸟是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也创造了自己的价值,四通一达的命运也算个历史必然吧。即使强悍如菜鸟,顺丰和邮政还是游离在其体外,并没被驯服。
即使华为的老本行通信领域,其并没有一家独大,中兴也活着呢。
没有谁是万能的,华为的核心业务还是通信连接。其他的像今天发布智界S7余大嘴说了一大堆遥遥领先,还冠名了不少零部件名字,好像都是自己独立研发似的,怎么可能呢?别的不懂,电池肯定不是那个概念啊。
华为手机的昆仑玻璃也不是华为自研技术,其基础技术来源也跟华为基本没啥关系。如果说是自研也没错,因为华为是鑫景特玻的小股东。
从华为成立车BU合资企业来看,其内部对车BU离其核心业务通信越来越远的警惕。出母体了,死活跟母体就没关系了,母体也就可以专心搞主业了。这方面讲,华为是清醒的。出母体也是各方面也是个好事,一是绑架一部分客户了,二是再花钱就有人一块往里面搭了。至于喊话一汽,大概率一汽不会大比例投资的,比如超过20%的股份比例。不管谁投资,华为应该还是大股东,类似菜鸟之于阿里巴巴的角色。
相应来说,出个华为BU,光峰车载就没戏了,这是不可能的事。用球友的话说,即使比亚迪吉利、一汽、长城这些一线国产车都躺平在华为车BU的脚下(至少三五年内可能性极小),还有国外品牌的车。
有球友说除了华为车BU其他都是光峰的了,那倒未必。从华为的三色激光车灯专利下来,到光峰自己说alpd5.0可以用在车载,可以看出红绿光进车已经不是太大的难题了。
虽然如此,光峰的技术也有一定的领先性和独到之处。虽然不能独占市场,但占有一席之地问题并不大。从影院、工程、商教这些B端都是短短几年内就出货量第一来看,光峰的B端基因是很强的,不能拿C端的短暂市场开拓不利来说事。所以对车载的胜率还是满怀期待的。
C端即使短暂出师不利,但总体开拓得并不错,在激光微投领域仍是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对C端,虽短期期望不大,但仍值得关注。比如当贝。
总体认为,光峰值得期待。

全部讨论

2023-11-28 22:53

对光峰挺失望的,出了个早门,都没赶上集

2023-11-28 23:09

个人认为定点不在于多,关键还是在于质量,如果效果好车载自然会有放量的时候,核心还是技术的领先

2023-11-29 00:24

光峰和华为在局部产品领域构成直接竞争是必然的,比如车灯。光峰的定位是tier2,即可以跟车企直接合作,也可以跟tier1合作,模式会很灵活。而华为的定位是tier1,甚至智选车模式下更像tier0.5。很多车企跟华为的合作能够迅速得到华为技术的支持,但后期车企与华为在话语权上的争夺将会无可避免,这也使得拥有自研能力或者规模足够大的车企很难跟华为深度合作。光峰与华为的模式有本质区别,华为无法拿下的市场反而是光峰的机会。

2023-11-29 07:57

没这么复习,他们是合作共赢关系

2023-11-29 07:24

toB的业务模式不是好赛道

2023-11-28 23:50

华为这次汽车的造势,有些令人反感了,本身应该在其专业领域做大做强。这次想垄断,搞智能车代差。实际上智能车的各环节技术并没有太大壁垒,比亚迪如果想搞,国内依然可以找到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帮它完成。而光峰是提供技术的,只要技术壁垒足够高,且好用,那一定有整车厂与其合作,它所处的产业链位置高于整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