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小阳春”?成交、带看量上升,暂无大面积涨价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来源:证券时报

最近,多地楼市吹来一股暖风,深圳也不例外:深圳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数据连续上升,使得市场预期“阳春”将至。不过,记者近日实探发现,深圳近期成交数据起色多数是积压需求释放或者让价促销所促成,购房者观望情绪仍在。

陈梅(化名)最近有些焦虑,从去年开始一直看房的她准备在深圳福田或罗湖区购置自己的第一套房,但由于之前深圳楼市行情较为低迷,她总觉得可以“等一等”。今年春节过后,她开始感受到变化。“最近天天被各种成交上涨,笋盘减少的消息刷屏,房产中介销售天天催我,感觉好像现在不买价格就要大涨似的。”陈梅说。

从交易数据上看,春节过后的深圳楼市的确有所回暖。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深圳2月新房住宅累计网签1366套,距离2月份还有10天左右的时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量已经逼近1月份的新房住宅总网签量。记者发现,虽然2月份深圳推出的新房项目不多,但仍可明显感受到房企推货的热情,许多项目加快营销宣传的节奏。不过,深圳新房依旧上演着半热半冷的众生相,部分新盘热开始减少折扣,滞销楼盘则是加大折扣,甚至以“一成首付”来博眼球。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录得881套,环比增长12.4%。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录得量是以二手房买卖合同发起时间为口径统计的数据,并非最终成交过户套数,因此,与网签数据比起来,该数据更能及时反映市场的动态。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认为,近期二手房录得量呈现连续增长态势,市场热度回温明显,但从周环比增长率来看,增长幅度有所收窄,应理性看待市场变化。

(数据来源: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

与此同时,深圳在售二手房数量也迅速回升至4万套以上。记者在罗湖、福田的多个片区采访近10位前来放盘的二手房业主,问及为何选择在此时放盘,得到的回复主要包括出于自身经济因素选择卖房套现;也有改善型业主卖房准备置换,但目前二手房销售周期拉长,所以提前准备;也有部分手持多套房的投资客表示,目前租赁市场压力也很大,空置期变长,持有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选择出售。

(数据来源: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

市场回暖与否,市场参与者感受最为真切。“春节过后,前来看房的购房者比年前的确有所增多,但主要是以关注学区房、大户型的改善型客户居多,他们的资金压力不算太大,但刚需客户依旧很谨慎。”在深圳罗湖田贝从事房产中介工作的黄经理表示,对于近期楼市成交量迅速回升,部分是因为去年年底成交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现在基本上恢复正常,所以部分积压的需求就释放,能否持续下去还取决于经济复苏带来的购买力信心。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对记者表示,农历新年过后,美联深圳的带看量及交易量都出现比较明显的增长。以2月目前的整体情况跟1月对比,带看量整体上升1.5倍,交易量整体上升3成,所以楼市回暖的情况确实出现。与此同时,物业的成交价格目前是稳定的,笋盘出货速度较快,暂时没有出现大幅涨价的情形。“深圳市场目前的回暖仅仅是从非常低位回到低位水平,原因一部分与疫情结束需求释放有关,一部分与楼市在农历春节过后的惯性回暖有关。由于深圳楼市目前仍然处于比较低迷的阶段。只有经济重回正轨,再配合楼市政策的支持,才有望真正回归正常交易水平。”

2021年2月8日,深圳在国内率先建立二手住房参考价格发布机制。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参考价仍在影响着深圳二手房市场,至今还没有过任何调整。在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深圳二手房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二手房业主也逐渐接受参考价,只要参考价继续实施,二手房市场在近期仍将保持稳定。

看好地产行业复苏及未来发展,不妨关注地产ETF(159707)。资料显示,地产ETF(159707)标的指数(中证800地产指数)覆盖23只龙头地产股,前十大重仓股权重超7成,指数“龙头效应”在全市场主流地产行业指数中(中证800地产指数、中证全指房地产指数、国证地产指数)首屈一指!在地产行业竞争格局改善、龙头强者恒强的大背景下,聚焦龙头的中证800地产指数中长期业绩和弹性优势凸显!

注: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地产ETF被动跟踪中证800地产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日期为2012.12.2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本基金由华宝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产品。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评估的本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基金进行风险评价,投资者应及时关注销售机构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并以其匹配结果为准,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销售机构所出具的基金产品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选择基金产品并自行承担风险。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