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四)——互联网与房地产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将继续学习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和经历。

经过前面三节课的介绍,对于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已经讲得足够清楚了。

但是想要解释巴菲特的成功,单单靠“价值投资”,还是远远不够的。

巴菲特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其实没有特别夸张,只有22%,就算是巅峰时期也不过30%左右,而且这两年的收益率也一直在下降。

如果单看收益率的话,不要说其他的大师了,就是在这两年的 A 股市场上,能赢巴菲特的基金经理也有不少。

但是你要知道,巴菲特这个22%的年化,是50年来的平均收益率。

巴菲特1930年出生,今年已经91岁了,作为一个投资者,他在拥有了这么长的职业生涯之后,能赚多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么保持一直不亏,也就是风险规避。

关于这个问题,巴菲特对外的解释一直很简单,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不要投资那些你看不懂的公司。

这种“有多少能力,就赚多少钱”的思维模式,被形象地称为“能力圈”。

那关于这个“能力圈”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我来讲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就是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在1995年前后,那个时候的美国互联网行业是一场非常魔幻的大型真人秀,新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颠覆了传统的购物、交流和娱乐方式,也颠覆了传统行业的估值模式。

1993年,一个叫梅特卡夫的美国人总结出了这么一条互联网价值的发展规律,也叫梅特卡夫定律。

这条定律的内容是: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概括一下,就是说一个网络的用户数量越多,那么整个网络和该网络内的每台计算机的价值也就越大,并且伴随着用户规模呈指数级的增长。

正是由于“梅特卡夫定律”的出现,让无数互联网人对“用户规模”这个数据非常狂热,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用户规模上去了,他们网站的价值就会以一个超乎常理的速度飞速增长。

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就以亚马逊为例,当时它的官网上线才两个月,就已经把书卖到了全世界五十几个国家,每周营业额就有两万美金,并且一直在持续的飙升。

网站成立仅仅三年后,亚马逊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然而实际上,当时的亚马逊空有庞大的用户规模,营收数据却不怎么样,因为亚马逊的老板贝佐斯一有机会就给商品降价打折,这就导致亚马逊的营收非常少,更加谈不上什么利润了。

就是这么一个在经营上根本就不赚钱的公司,在投资市场上却被这么多人热捧,华尔街的分析师都迷茫了,自己干了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个场面。

当时最疯狂的是一家叫网景的浏览器公司,这家在1994年成立,第二年就上市了,发行价28美金,上市第一天最高就涨到了75美金,最后收盘时公司市值29亿美金。

美国百年企业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达到的市值水平,就被这样一个才两岁的互联网公司给超越了。

偏偏这个时候,美联储为了应对日本经济衰退的影响,刺激美国的经济,还采取了大范围的降息和减税策略,给了所有人一个投资互联网的大好机会。

那大家都在买互联网股票的时候,巴菲特在干嘛?

他什么也没干。

甚至连比尔.盖茨都亲自下场,劝巴菲特买台电脑玩玩,给他讲未来的互联网会怎么改变人们的生活,他还是无动于衷。

很多人嘲笑巴菲特胆子小,老顽固,接受不了新生事物,但是到了2000年的时候,这些声音就全部消失了。

从2000年2月,美联储宣布银行加息开始,市场上恐慌的情绪开始蔓延,一个月后,纳斯达克指数达到最高点,并在之后的一个月里下跌了超过25%。

2001年,911事件爆发,本来就低迷的美国股市雪山加霜,一场持续了两年多的金融危机彻底将狂热的互联网行业打回了原形。

有52%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次危机中破产,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跌去了75%,即使是经营情况良好的亚马逊和 Ebay 市值都损失了一半。正当全世界都对巴菲特的这次风险规避动作感到吃惊的时候,他的第二个动作又把人给震惊到了。

巴菲特做了什么呢?

他把自己手里房地美还有房利美的股票全部清仓了。

这两家公司都是由美国政府赞助的,负责共同建立美国房地产贷款的二级市场。
他们的主要务就是从银行购买住房按揭贷款,为这些贷款做担保,将其打包成证券资产,然后转卖给其他投资者,以盘活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在1970到1987年之间,美国传统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3%,而且没有一年低于5.5%。并且,因为这个行业缺乏竞争性,房利美房地美两家公司互为对手,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房地美转卖手中的抵押贷款,而房利美主要持有抵押贷款。
房利美和房地美共同占有了90%的市场份额,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局面。

1998年,房地美为了规避新会计准则可能造成的业绩下滑,进行了大量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制定了非常不合理的年度增长目标。
这个所谓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就是指以利率、股指、汇率、股价等人们能够想得到的指标作为标的进行对赌,设计出复杂的交易合约。
而这些复杂的交易合约,就算是专业的会计师也很难看懂并评估风险,巴菲特也一样。就因为看不懂,所以巴菲特又撤了。

2002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说: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我虽然不知道它所带来的危险是什么,但这绝对是致命的。
2008年,正如巴菲特所预言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房地产市场萧条引发了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的连锁反应,形成了著名的次贷危机,影响波及全世界。

房地美房利美双双陷入巨额亏损,一度被美国政府接管,股票价格也跌到了1美元以下,最终一起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巴菲特提前了6年就预感到了次贷危机爆发的风险,提前做出了回避。

这就是本节讲的第二个案例。也是巴菲特在投资生涯后期,最知名的两次风险回避动作,并且两次都完美展现了他“有多少能力,就赚多少钱”的思维模式。
对于一个已经有了大量资金,可以安心守成的投资者来说,“能力圈”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思维模式。
但是我想通过这两个案例的解读,向大家强调的是:巴菲特所谓说的“能力圈”,门槛其实是很高的。
因为你想要判断自己看不懂的前提是,你必须要看得懂很多东西。
巴菲特说他看不懂互联网,真正的意思是,他完全看得懂传统行业的估值模型,如果亚马逊或者 ebay 是一家传统行业的公司,他很快就能分析出他们的价值高低。
他在1999年的《致股东信》中说过:我们不能通过努力研究来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洞察力来判断,到底哪家公司会在技术领域有真正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巴菲特的心里很明白,在那个时代,如果连他都不知道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要怎么计算,那整个市场上也没有几个人可以把它算明白。
所以2000年之前的互联网狂热注定是一场空,是十足的泡沫经济。2008年的次贷危机也是一样的。

巴菲特说他看不出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是什么,说明他早就已经可以确定,这里面一定是有风险存在的。
因为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造成的坏账事件和舞弊事件已经太多了,这个模式的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这个市场能够接受的最大限度,俨然成了一些人创造虚假繁荣的工具了。

发现了吗?

所有的看不懂,都是要基于看懂一些别的东西,而不是真的两眼一抹黑。
如果你本身没有足够的能力,就画不出自己的“能力圈”


本节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我们通过对2000年互联网泡沫,还有2008年次贷危机的一个回顾,看到了巴菲特在后期是怎么进行风险回避的。
那么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对巴菲特的投资经历做一个综合性的评述,也来具体回答一下,在第一节课上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巴菲特的成功,到底是不是可以复制的?
希望本节的内容能给你带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