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与查理.芒格(二)——重新定义价值投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股神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和经历的第二节。
上节课我们说到了,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巴菲特从他老师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那套“捡烟蒂”的传统价值投资策略,已经开始慢慢行不通
了。
而这个时候,巴菲特遇到了两个能够改变他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看法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分别是菲利普.费雪,还有陪伴了巴菲特半个多世纪的黄金搭档一一查理.芒格。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费雪。
在1962年的时候,巴菲特读了费雪写的著作《怎样选择成长股》之后,当时正处于迷茫时期的他可以说是如获至宝啊。
二话不说,他就去找费雪讨教了。
巴菲特说:“当我见到他的时候,他的人如同他的思想一样让人印象深刻,就像格雷厄姆一样,费雪为人谦逊,有丰富的精神世界,是一位非凡的老师。”
巴菲特这里把费雪和格雷厄姆放在一起比较,其实说的是他们两个的智慧不相上下。
但是说起这两个人的投资理念,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前面说了,格雷厄姆开创的价值投资理论呢,其实就是用专业的手段,系统地分析一家公司地账面财务状况,计算出这家公司的一个账面价值,只要看到那个企业的市值远低于这个账面数字的,就去买进,而且买的价格越便宜越
好。

因为图便宜,所以挑选出来的往往都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而且换手率很高。
你想啊,捡烟蒂捡烟蒂,你抽两口就抽没了,那不就得赶紧丢掉吗?
但是费雪就完全不同,他认为,为了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投资者应该去搜集有关企业的全部公开信息,全方位调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情

不仅仅要看财务数字,还要看企业的类型、风险记录、管理层的状态等等,因为管理层的素质将深刻影响企业的价值。
同样的,还要了解企业所处的整个行业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
那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来的企业,他的规模就不那么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他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潜力。
在后来巴菲特投资的成功案例里,像运通公司,还有可口可乐公司,这些公司在巴菲特买进的时候,它们的股价就已经不低了,企业规模在行业内也是数一数二的,要是依旧用格雷厄姆式的投资策略去分析它们,肯定是不值得买进的。
所以,在后期巴菲特的身上,你会看到他在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的时候,不仅会用到格雷厄姆式的金融分析,也会用到费雪式的管理层分析。

那另一个对巴菲特影响深远的人,就是查理·芒格。

这两个人虽然是老乡,但是在1959年之前都没有见过面,直到被一个医生介绍到一起吃饭才认识了对方。

在吃晚饭的时候,巴菲特和芒格就发现,他们俩真的是相见恨晚。

两个人在各方面的爱好和品味都高度契合,并且都对投资买股票这件事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那个时候的芒格,还是一个律师,开着一家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不过没过几年,芒格就在巴菲特的怂恿下,和他一起开了一家合作企业,并且在1965年关掉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全身心地开始做投资。

巴菲特和芒格的关系亲密到什么程度?

你可以看一下两个人一起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上一环节说这家公司是巴菲特的第一个失败案例,的确是这样,这家公司的纺织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清算关门了。

但是巴菲特和芒格两个人,却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作为平台,收购了很多的保险业务,一点点把这家公司逐渐转型成了一家做金融投资的公司,到了今天基本上已经成了全世界最厉害的保险金融公司。

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观察一下,在巴菲特和芒格共同管理伯克希尔公司的几十年里,每年的年报都是怎么写的。

你会看到,几乎伯克希尔公司的每一项决定,巴菲特都要说是芒格和他一起决定的,两个人的名字真的是形影不离。

芒格对与巴菲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第一,就是他对于优质企业的尊重,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合理价格的智慧。

这话听着有点虚,但是这其实是帮助巴菲特,迈出了重新定义价值投资理论的重要一步。芒格有一句名言,叫做:“宁可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一家伟大的企业,也不要用便宜的价格买入一家平庸的企业。

这句话可以说是巴菲特前后两种投资策略的一个分水岭。

举一个例子,有一家叫做喜诗糖果的公司。这家公司创立于1921年,经过50年的发展,喜诗糖果的连锁店开满了美国的西海岸,但是这时候它的创始人因为年纪太大,准备把这家公司卖掉。

到了1971年末,巴菲特手底下的一个投资顾问就建议要买下喜诗糖果,出价是4000万美金。根据计算,当时的喜诗公司拥有1000万美金的净资产,所以相当于收购这家公司的净价为3000万美金。

巴菲特当然是很犹豫的,他不想买,因为这个价格是净资产的三倍,根据格雷厄姆的理论,这个价格太高了。
芒格却劝巴菲特买下来,他认为这看似高价,实际上是一笔非常优质的交易。
而对于巴菲特来说,这是第一次对于格雷厄姆理论的重大突破,格雷厄姆的理论认为只能以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买入。
最后在芒格的建议下,巴菲特以2500万美金的价格买下了喜诗糖果公司。
十年之后,这家公司的市值已经突破了1.2亿美金,整整翻了5倍。
芒格后来评价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为品质买
单。”
这就是巴菲特思想转变的开始,他也曾经多次感谢芒格将他引领到了新的方向。
芒格影响巴菲特的第二点,就是他让人难以致信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在两个人合作的过程中,芒格不但给巴菲特带来了不一样的金融智慧,还有企业法律的基础,还有各个学科的顶尖思维。
查理.芒格在很多知识领域都有所涉猎,他读的书包括了科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数学等各个学科。
芒格曾经说:“每天起床的时候,都要争取变得比从前的你更聪明一点。”
这种终身学习的精神被几十年如一日地贯彻在芒格地生命里,带给了他非常丰富的知识面。他认为有思想的人应该能够将这些知识都运用到投资决策之中

我也举个例子,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叫做理查德.塞勒,是行为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个行为金融学,也是最近这十几年最火的金融学理论之一,他的原理,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从个体的角度去解释和预测金融市场的一个变化过程。
但是这个东西,在几十年前,芒格就已经总结出过一套比较系统的结论出来了,他管自己的这套东西,叫做“误判心理学”。
芒格认为,对于一个人的投资行为而言,情绪要比理性更有印象,恐惧和贪婪都会推动股价或高于或低于内在价值。
所以从短期来看,决定股价的往往是人们的情绪,而不是公司的基本面。
芒格的金融知识、律师背景还有来自其他学科的经验,所有这些综合在一起,共同帮助巴菲特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金融世界观。
这也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中,必不可少的一块重要拼图。
本节的内容就到此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今天我们讲到了,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巴菲特对于价值投资的观念,还有投资策略都发生巨大的转变。
而促成这个转变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菲利普.费雪,还有一个就是查理.芒格。

费雪的理论,指出在投资之前,要从管理层入手,深入了解一家公司的管理情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分析财务报表的阶段。

而芒格给巴菲特带来的,则是“用合理的价格去投资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有丰富的知识面和法律知识。

查理.芒格曾说过:“40岁以前没有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从两位大师经历来看,他们真正开始实施长期的价值投资策略,也是在40-50岁之间的年纪了。

所以这两位大师真的是言行一致的,他们一直都在告诉我们:价值投资是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的!

你以为像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价值投资者,是在做投资,其实他们做的是企业管理,学的是每个行业的运作逻辑。

所以说,所谓的长期持有,最多只能算是“价值投资”的一个表象。

在投资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经营的深刻理解,这些才是巴菲特这么多年做投资的时候,真正的秘密武器。

感谢看完今天的环节,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带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