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格雷厄姆——痛苦的安全边际(三)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个环节我们讲到了市场先生的概念,这其实是格雷厄姆所有投资理念的一个前提条件:市场必须有脾气,会波动,投资者才有获利的空间。但是有获利的空间,也恰恰意味着增加了亏损的可能,这让早期的投资者非常头疼。
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市场上对于股票的定位一直是一种和赌博一样的投机工具,而不是真正的投资工具。
但是在格雷厄姆看来,股票啊,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债券。
两者的差异在于,债券每年利息多少、持续付息多少年,是提前约定的固定数字;而股票每年能够收到多少“利息”,取决于这家公司能够赚多少、能持续赚多少年,以及公司如何处理赚到的钱。
股票的“利息”是一个不确定的波动数据,该数据可能高于甚至远远高于、也可能低于甚至远远低于债券约定的利息。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只要用组合的方式对冲和规避掉个股的风险,就可以获得相对稳定并且高额的回报。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格雷厄姆的投资体系中,分散组合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投资方式。
格雷厄姆本人经常持有超过75只个股,他给普通人的建议,也是至少保持30只以上的个股投资。
并且,这30只或75只股票也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应该选择股价明显低于内在价值的。格雷厄姆将买入价明显低于股票内在价值这种状况,定义为“安全边际”。
这个安全边际要怎么理解呢?
巴菲特有过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如果我们建了一座能承重300吨的桥,但却只让通行100吨的车,这样就算这座桥超载100吨甚至150吨,大桥也不至于会塌。
我们将其类比到股票市场上,格雷厄姆认为股票除股价以外,还有一个与股价不完全同步的“内在价值”,这也是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体系最大的贡献。
内在价值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大致等于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出售给私人产业投资者的价格。

它的准确数字很难计算,但有一个可估算范围,这个计算方式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而在格雷厄姆这里就显得相对简单一点。
我们知道,股民们买股票,实际是在投资那些上市公司。
我们作为股东,不仅享有企业经营良好时的未来收益分配权,还享有企经营不善破产清算时偿还债务后的剩余资产分配权。
这个资产分配权,其实就是在为一支股票的价值兜底,格雷厄姆将其称之为清算价值。
而这个清算价值,就可以模糊视为内在价值的下限。
在这个清算价值以下买入股票,遇到最坏情况可以收回成本略有盈余,若不是最坏情况,则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巴菲特理念中提到的净流动资产,也就是拿一家公司的流动资产减去他的流动负债得到的数值。
把这个净流动资产除以发行的股票数量,就得到了每一股的清算价值。
而这就是当时,在格雷厄姆心中的“安全边际”。
但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并不会直接提供资产清算价值,他只会包含资产数据和负债数据等等。
那么格雷厄姆在计算清算价值的一个原则就是:相信负债数据,但必须质疑资产数据。也就是说,账簿上所有的负债必须按其面值作为资产的减项,资产的价值因性质不同而要具体考虑。

真的可以说是一种谨慎到抠门的计算方式了。
我们可以看出来,格雷厄姆的整个分析体系,主要锚定于破产和清算有关的清算价值。
这种动不动就以上市公司破产清算作为前提的分析方式,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肯定是不能用的。
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市场上,几乎已经找不到股票账面价值要低于清算价值的优质公司了,另一方面则是现在的行业种类,要比那个时代丰富太多了,单一的分析逻辑已经满足不了这个复杂的市场了。

但是在格雷厄姆的时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这种思维方式,与格雷厄姆在1930年前后美国股市崩盘中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1929年9月3日,美国道琼斯指数创下381.17点高点后,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暴跌40%以上。跌势一直延续到1932年7月,最低跌至41.22点,跌幅超过89%。25年后的1954年,道琼斯指数オ重新回到381.17点崩盘的位置。
1929一1932年,美国国内有101家银行破产,109371家企业及大量中产阶级和农户破产,近1/4的劳动人口失业。
1932年9月,全美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无法维持生计(1100万户农村人口未计在内),200万人四处流浪。
1930年,也是作为基金经理的本杰明.格雷厄姆职业生涯最糟糕的一年,他打理的账户损失了50%。
尽管格雷厄姆和合伙人杰罗姆.纽曼继续按季度支付0.25%的红利,可是许多损失惨重、惊恐不安的投资者依然坚持撤资,格雷厄姆非常沮丧,已经准备放弃。幸亏合伙人的岳父注入一笔7.5万美元的资金,才使基金存活下来。
所以在那个时代环境下,市场对于企业价值的低估是具有普遍性的,就算是经营状况不错的公司也会被低迷的市场压制股价。
而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那些恐慌的投资者会很快将一家原本还不错的公司逼到破产的边缘。
那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走出阴影的美国市场迎来了他的黄金时代,格雷厄姆的捡烟蒂策略被大家抛弃,但是安全边际这个思想却被投资者保留了下来。

那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市场当然没有像1930年的时候那样,到处都是被严重低估的公司和股票,市场环境也没有这么低迷。

所以我们在划定自己心中的安全边际的时候,也不需要学格雷厄姆,将这个数字定在一个非常低的清算价值上面。

那么我们要怎么设置自己的心中的安全边际呢?

当然是通过专业的金融分析,在当前股价的基础上进行增减。

但是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想要设置一个合理的安全边际,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财务计算的基础上,这是有一个不低的门槛的。

如果你没有比较专业的财务知识,看不懂一家企业的年报,那就很难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所以如果你想要尝试用安全边际的思想来辅助设计你的投资策略的话,最好还是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

那我这里不展开了,因为这部分内容要讲的话实在是太多了。

我在这里就介绍一下金融分析的一个大概过程。

我将整体的分析过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行业分析,业务分析还有财务分析。

行业分析部分,是整个分析的基础,这部分的分析结果将直接决定你对于这家公司经营状况的理解和估值。

我们要重点关注5个点:

第一,市场竞争环境,是自由竞争,还是有一定的进入门槛,或者是完全的垄断行业;

第二,行业发展阶段,是新兴行业,还是成熟行业,还是夕阳产业;

第三,对资本的依赖程度,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

第四,行业驱动力是什么,是产品,还是销售,还是资本;

第五,是不是周期性行业;

业务分析部分,主要就是公司管理层对企业业务、战略、市场和重点数据的解读,也是一般的上市公司年报的开头部分,可见它的重要性。

这部分内容一般企业在年报中都是会讲得很清楚的,比如对市场的展望,产品线的调整,风险信息的提示等等,我们只要结合自己对于行业的理解,来判断这些信息的价值就可以了。

在财务分析部分,这个需要考量的点太多了,但是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情况的公司,我们可以对考察的数据给与不同的权重。

比如对于销售驱动的行业,就要重点考察这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还有人效比和管理费用等等。

但是,我能在这里介绍的金融分析方法,其实只是一个大体的分析框架,距离真正的实际分析还非常非常远。

除了财务知识以外,对于不同行业的正确理解,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一个大工程。所以有些人以为价值投资是普通人的投资法宝,这真的是非常误导人。

价值投资的门槛其实非常之高,很多人眼中的价值投资其实只是价值投机而已。

那么,所谓的投资和投机之间,他们的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这个定义也是格雷厄姆给出的,并且其中包含了他对于投资这件事的基本态度。这些内容,我们下个环节再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