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多了就会跌,怎么理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相比过去几年权益市场的波动,债券市场的表现可谓出色。

中证全债指数(H11001.CSI)自去年10月一波下行之后,一路上扬,今年以来更是迭创新高。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3/01/01-2024/03/05。

鉴于过去两年债市的出色表现,近来提示风险的声音越来越多。

“涨多了就会跌”,投资界常说的这句话究竟应该怎么理解?

别光盯着“小土坑”

首先,债券市场有波动,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资产。

即便是在近两年公认的债券牛市中,除了去年10月的调整,2022年四季度的那一波下行,大家应该也还历历在目。

但是,把时间拉长,债市的调整就像爬坡路上的小土坑,不改缓步上坡的大趋势。

而把时间拉到近10年的维度,观察纯债基金指数的收益和最大回撤,或许有更丰富的理解。

数据来源:Wind,指数统计区间2014/1/1-2023/12/31。指数历史表现仅供参考,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

可以看出,大家会觉得过去两年“债牛”,当然没错,但是权益市场的遇冷可能更加深了这种认知。

毕竟过去10年,债券市场有更牛的时候。

而无论市场牛熊,收益多寡,近10年纯债基金指数也实现了每年正收益。

观察纯债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虽然不同年度略有差异,但是相较权益市场的“过山车”,还是波澜不惊了不少。

政策面或是关键变量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市场非常关注今年的经济定调及政策安排。

短期债市可能会受到来自政策面的一些影响,但是经济基本面上,依然延续了温和复苏态势及低通胀环境。

开年来的数据显示政府债发行、复工复产及新房销售进度偏缓慢,基本面仍对债市形成一定支撑。

国泰基金现金管理团队负责人陶然认为,当前债市的长端交易过于拥挤,各品种收益率处于历史极值水平,市场演绎较为极致,10Y国债在2.38%,低于MLF12BP,30Y国债接近MLF利率,当前收益率曲线已经非常平坦。开年来不少交易盘已积攒较多浮盈,“资产荒”下机构策略也趋同,那么一旦有调整市场波动容易被放大,需警惕交易盘止盈对债市的阶段性扰动。

另外,3月地方债发行放量可能会挤占部分流动性,会对债市造成一定扰动,3月的长端利率波动可能会比较大。

相较之下,当前短端较中长端的利差保护较足,短端资产的性价比得以凸显,保险资管存款纳入同业存款也将一定程度上利好短端资产。

但短端下行幅度取决于资金利率下行幅度,受制于目前DR007 1.80%-1.90%,DR001 1.60-1.80%, 短端下行空间受到掣肘,若资金利率中枢没有进一步下行,则短端大幅下行的空间难以打开。

年初银行理财、基金等各类型机构的配置需求仍强,利率债和信用债供给均未大幅起量,“资产荒”的格局料将延续。

结合当前的宏观环境和资金面,我们判断债市持续、较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较低,债市仍有可为,但政策面将成为未来一个月影响债市走势的关键变量

国泰基金现金管理团队将继续采取稳健的投资策略,坚守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维持中短久期、灵活杠杆,主要配置短久期、中高等级的信用债,辅以短利率债的波段操作,不过多暴露久期风险,在季末月多储备流动性资产,确保组合的流动性安全,力争做到攻守平衡,在留有安全边际的同时再考虑进攻

由国泰基金现金管理团队管理的“利”系列短债基金

或是您的闲钱投资安心之选

欢迎关注

风险提示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