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幻想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中特估回调的时机和幅度都算正常,大票还有波段预期,但要先考验均线了。

唯一不正常的是经济日报——即使以该报的一贯表现来衡量,这个位置这个节点唱空也显得过于变态了。

事已至此,只能坦然面对。

再跌考虑分批抄底北交,但要先想清楚几件事:

——市场风格会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向欧美看齐,大票高估值,小票批量仙股?

这是最大的隐忧,从周期看,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问题是,这个说法已经提出了很多很多年,既然这么多年都没能实现,证明“应该是什么”和“实际是什么”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不能拍脑袋想当然。具体原因已经有很多阐述,譬如市场参与者构成、基金信任度等等。目前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未来会不会因为量化而彻底变革?私以为还得看收益率。

——北交相对于主板的优势是什么?

市值,估值,政策,核心是赔率。但须注意的是,赔率的载体只能是成长,不管是可验证的业绩还是不可验证的星辰大海,首先都必须是成长股。股票风格和市值没有必然联系,小市值不会带来股息率的优势。

——劣势呢?

胜率,小公司存活不易;流动性/资金容量,能否吸引机构入场;行业,热门赛道不能完全覆盖,譬如减肥药和AI;玩法,过度套利,有日内弹性,无隔日高度。

—— 12月投机盈利的原因?

个股聚焦,提前埋伏热门轮动题材的辨识度个股,等待抬轿。轮动到见好就收,不论涨幅高低都撤退。

——如果转中线是否可行?

近期因为流动性被错杀的个股,确实可以尝试抄底,但这仍属于短线范畴;从业绩成长性、持续性来看,北交与主板并无不同,也不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