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2喜欢:1

新华社《半月谈》盛赞泸州老窖非遗传承与创新

泸州老窖 浓香鼻祖 2022-03-11 17:05
踏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我们看到各地已开始深入展开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和建设中,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山东济南为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将支持建设13个黄河非遗展馆,深入挖掘、保护和抢救当地黄河文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也在今年初正式启动建设,致力于保护长江文化遗产、合理利用长江文化资源、生动展现长江文化时代价值……可以说,泸州老窖为助力非遗融入人们现代生活下足了功夫。自2008年起,泸州老窖将传统的祭祀和封藏仪式创新表达,固化成为文化盛典——“封藏大典”。庄严肃穆的典礼仪式、敬先辈礼仪传统以及天然藏酒洞的封酒仪式,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非遗文化的璀璨光芒。于2021年8月18日,被认定为泸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代表项目。

近日,主题为“秉活态传承,续名酒新篇”的2022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圆满落幕。大典以直播的形式邀约广大网友云上观礼。大典上,被称为泸州老窖“活态双国宝”的“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给观礼嘉宾和广大网友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通过直播的广阔舞台,“双国宝”赢得社会大众的掌声与欢呼。以“互联网+”激活非遗的生命力,将非遗打造成为一种大众“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非遗“活”出新天地

非遗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使其实现当代价值、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更要不断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接力传承、开拓创新,才能使非遗更好地从“历史”走向“未来”。自2001年中国昆曲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起,我国已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二十余载。确立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重要理念。我们发现,传承人在技艺的传承中不断加入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实践才构成了非遗传承的整体。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经“传承人”融会贯通的“活态传承”,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酒企业,泸州老窖深知传承的要义,始终积极探索非遗的“活态传承”。以“活态双国宝”为例,“活窖池”历经449年持续酿造,不曾易址重建,已成为业内罕见的“活态文物”。“活技艺”经24代传承人“活态传承”,698年经久不衰,从未断代。是泸州老窖酿酒人凭借着他们的匠心与坚守让“双国宝”在“活态传承”中得到悉心保护与合理利用,才使其传承百年仍历久弥新。所以我们说,非遗并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老摆件,也不是史书典籍中的死知识。我们应该像泸州老窖这样积极地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创造当中,才能有效地传承非遗的生命力。只有“活态传承”非遗才能让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走向未来,产生更大的价值。
如今非遗项目已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老技艺,越来越多的“非遗+”等创新项目正火热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秉承着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酿制技艺的初心,泸州老窖始终躬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数百年来,从未中断对449年国宝窖池群和698年非遗酿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可以说,是泸州老窖酿酒人坚持数百年的守正与创新,沉淀出泸州老窖的文化价值,才造就了其醇馥幽香、甘润馥郁的独特口感。自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出“四大名酒”,开启中国“名酒时代”后。作为唯一一个历届蝉联“中国名酒”的浓香型白酒品牌,泸州老窖带领中国白酒行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开拓创新,这已经成为泸州老窖打造中国式品味的特有方式。网页链接$泸州老窖(SZ000568)$

全部讨论

2022-03-11 17:40

个人觉得,泸州老窖的酒文化宣传做得非常好,五粮液宣传方面远远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