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比亚迪(SZ002594)$ (船夫哥)的操作系统与用户认知,用户结构变迁


最早在雪球看到比亚迪用户的画像,60~70年代的理工男。

觉得这个画像还是相当准确的,自己就在这个范畴。

而且自己的工作经历就是国产化进口替代的二十年,

对比亚迪在乘用车领域的艰辛和奔向新能源遇到挫折等特别的共情。

也是自己成为比亚迪小股东的情感与认知偏好的深层原因。


但随着时代用户的代际在缓慢的变迁,购车主力军已经到了

80~90年代的人群。和这一代人共情的关键点也要随之变化。

至少上一代人的家国情怀等不该成为排在前二的要点。


比亚迪给用户的认知核心大概是锂电池,新能源车的龙头。

但与新一代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最大不同就是在市场传播

和树立用户认知环节的巨大差异。


【当然背后也有新老企业在抓住相同的未来新机会的

资源和现实差异有关】


新企业可以摆脱历史的羁绊,全力扑向未来。

老企业还要维持当下的生存并积累未来发展的资源。

最好是线性、台阶的发展,

而不是完全跳出现有环境一骑绝尘。


即便如此,比亚迪也有极大的战略构架的缺陷。

传统车企其实是有概念车的成熟套路的,

用于引领和建设有助于企业的用户认知。

比亚迪在概念车环节明显缺少,

而且船夫哥还嘴硬的说分分钟可以做出来。

嘴硬是因为纯技术的底气(还有行业隐性规则)

但完全没有从用户认知的环节和品牌战略高度理解。


$特斯拉(TSLA)$ 的高端模式到三年前特斯拉国内销售的时间节点看

开发一辆新车型需要约5年。

(据说日系车抢夺美系车的效率优势体现之一就是

新车开发周期快,只有4年;

同时日系车会面向未来同时开发的新车型也是美系车的2倍以上。

对于新车引领销售的乘用车产业规律,日系获胜不该惊讶)。


明后年如果比亚迪推不出概念车或者现代感的新能源跑车

就说明比亚迪面对特斯拉的冲击认知没有丝毫的升级。

面对$蔚来汽车(NIO)$ 的上市以及小鹏汽车等冲击,即便彻底觉醒

也已经晚了3~4年。

而且一个人的认知会彻底的升级吗?

两代人的差别即便认知到位,会无损耗的化为行动吗?


这就是欧美日成熟车企分别推出了新能源车

都不是特斯拉的对手

  (特斯拉的三款车都在美国新能源排行榜的前三)

全部讨论

2018-09-17 11:36

经济危机一来,所有蔚来们就全部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