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高金教授委员会主席潘军:科技点亮普惠金融之光|2024陆家嘴论坛系列高端访谈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编者按

2024陆家嘴论坛于6月19日至20日召开。本次论坛主题定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设有8场全体大会,议题涵盖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读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本报特别推出“2024陆家嘴论坛系列高端访谈”,采访多位金融领域知名学者大咖,以期深入探讨金融改革与创新之策,共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之道。

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发展目标,也成为2024陆家嘴论坛的主要探讨议题之一。

金融科技平台可进一步助力延伸金融服务的触达面,提升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金融发展带来的普惠红利。”近日,大会发言嘉宾,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讲席教授、教授委员会主席潘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点赞了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赋能普惠金融取得的各项成果,以及分享了对金融风险防控、资本市场等方面热点话题的思考。

作为论坛的主办地,上海正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在潘军看来,人才和市场是建设的两大关键词。在优秀且丰沛的国际金融人才加持下,上海的国际金融市场能够发展得更好更大、韧性更强,让各式各样的风险都能在这里获得正确或有效的定价。这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走向成熟非常重要的标志。

发挥科技平台效应

当前,中国推进普惠金融快速发展,惠及社会重点群体,尤其是对于中小微企业,以及财富和收入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具有更加重要的价值。

借助金融科技领域的手段和技术,可以加快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为解决相关领域的堵点和难点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潘军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金融科技平台接纳度越高的人群,建立的信任与信心也越强。金融科技平台能够触及到的人群,会比现有传统金融机构覆盖面更广泛一些,同时能够基于资产端和负债端,提供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可以深度赋能普惠金融的发展。她举例称,小微企业在金融科技平台上,会留存交易记录等数据,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来做信用评估,进而辅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做授信等方面的决策。

中国移动终端普及率较高,在全国具有庞大客群数量规模,这放眼全球也是独树一帜的,能够成为推广普惠金融的良好契机。”潘军强调。

在发展普惠金融领域,上海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及先发优势。2022年9月,上海正式启动上海普惠金融顾问制度这一金融创新举措。随后,上海普惠金融顾问综合服务平台于2023年3月31日启动。

线上“普惠金融顾问综合服务平台”已接入“随申办”企业云APP,目前平台注册企业近千家,进一步提升了平台的公信力和覆盖面,增强了普惠金融的可达性和实效性。

在普惠金融顾问制度等机制的合力下,上海普惠金融质效有力提升。截至2023年末,上海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万亿元,普惠贷款户数超80万户,中小微首贷户超2.7万户。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政府主导的和市场机制产生的两类金融科技平台,可能会处于并行的状态。”在潘军看来,拥有较为成熟可行的商业模式,有助于加快金融创新的效率和节奏。

在普惠金融领域,上海可以进一步发挥科技平台的规模效应,同时与城市完善的基层社区治理效应产生协同,不断降低金融服务的决策成本,帮助中小微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承受能力匹配,进而获得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升有效监管能力

本次陆家嘴论坛主题定为“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探讨如何通过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解决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

对于主题的内涵,围绕金融的本质特征,潘军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金融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完善的金融市场风险定价机制,可以持续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尊重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功能。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为稳定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令潘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她看来,对标国际经验,中国的金融市场,如股票和债券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在任一国度,金融市场监管都被视为一门艺术。潘军特别强调“度的把握”:政府需要持续考虑最有效的监管,不仅表现在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也需要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处于合理的区间内。

风险是与金融相伴相生的。金融科技充满创新与机遇,同时也提出了较高的风险管控要求。

她以金融科技平台的风险管控为例,指出了需要特别注意的两点:一是政府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科技平台监管策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二是监管和科技平台需要考虑,如何更好达到投资者教育的效果。科技平台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金融教育的功能。

此外,金融是对数据非常敏感的领域。潘军说,金融科技平台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资产,具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比如通过对平台所触达的较大规模人群在宏观层面行为数据的汇总研究,可以有助于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确权等问题,也值得深入探讨。

推动投入回报匹配

资本市场是潘军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在广阔的国际视野加持下,她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也将系列研究课题提上日程。

与美联储议息会议对美国市场走势影响相似,潘军的研究团队通过跟踪研究发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举行及其经济决策也会对市场风格走向产生显著影响。

今年以来,对于如何充分发挥风险资本、创投资本等支持创业、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中央高度重视。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这也是“耐心资本”首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被提及。

一般来看,耐心资本指的是以中长期的投资为主,坚持价值投资与责任投资,不以短期交易获利为目的的资本。对于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金融市场而言,两者共生的存续性也应予以强调。

针对如何培育及壮大耐心资本,潘军认为,市场需要为投资者的长期投入,反馈与之相匹配的回报,提升投资者长期持有的意愿,进而与市场共同成长,持续分享市场发展所产生的红利。

记者 王媛媛

编辑 陈偲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销量连续六年下滑后,上汽通用被曝停工、裁员

AI加持,光伏全面出海仍可期

北交所IPO审核重启,成电光信过会

360陷“盗图”风波

阿迪达斯中国区高管被举报贪腐、霸凌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