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风波不止:高管频繁变动、IPO按下“暂停键”……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继总裁月初离任后,东莞证券再迎高管变更。

5月20日,东莞证券公告称,公司合规总监、首席法务官郭小筠以及副总裁郜泽民自5月18日起因工作原因离任,均转任东莞证券高级顾问。此外,罗贻芬自5月18日起新任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亦超则新任总裁助理。

除高层震荡外,IPO中止、股权变动、收监管罚单等事件更是让东莞证券“内忧外患”。

高管变更

据东莞证券5月20日发布的公告,公司新聘任罗贻芬为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亦超为总裁助理。

从业经历方面,新任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罗贻芬在东莞证券任职时间长,具有丰富的合规与投行经验。在公司分别担任过受托资管部员工、合规部副总经理、稽核审计部副总经理、场外市场业务部总经理、投行部副总经理兼业务九部总经理。此外,还曾任中投证券(现中金财富)稽核监察部员工。

总裁助理张亦超则是评级分析师出身,同时具有固收、债务融资部的管理经验。曾任上海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员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评级分析师、兴业证券固定收益事业总部副总经理、东莞证券债务融资总部总经理。

据公告,原合规总监、首席法务官郭小筠,原副总裁郜泽民转任高级顾问。招股书显示,郭小筠和郜泽民都将达到退休年龄,二人的转任或与此有关。另外,公司董事会还决议由高级管理人员季王锋担任合规总监,高级管理人员陈爱章担任资管业务总监。

值得注意的是,两周前,东莞证券总裁刚刚离任。

5月8日,东莞证券发布公告称,总裁潘海标因工作调动原因离任,由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照星代为履行总裁职务。

据悉,离任的总裁潘海标是东莞证券的“老将”,在该公司工作20年之久,任总裁一职三年多。从业经历方面,曾任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分行外管科办事员,东莞证券登记部总经理、公司副总裁、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IPO中止

公开资料显示,东莞证券成立于1988年6月,注册资本15亿元,是东莞市国有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规范类证券公司,是全国首批承销保荐机构之一。

多年来,东莞证券一直谋求上市,但无奈IPO进程一波三折,可谓IPO“钉子户”。

回溯历史,早在2015年6月,东莞证券便递交了首发上市申请材料并获受理,2016年12月完成首发反馈意见的回复,并于2017年1月披露招股书预披露更新。

2017年5月3日,锦龙股份公告显示,锦龙股份原董事长杨志茂因涉嫌行贿一事对东莞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可能产生影响,证监会同意东莞证券中止审查的申请。

2021年2月5日,证监会恢复了东莞证券申请IPO的审查。次年2月24日,东莞证券首发过会。但在过会后,东莞证券却未如期拿到上市批文。

2023年2月,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启动,深交所于3月2日受理了东莞证券的IPO平移申请,但此后一直未能上市。

今年3月31日,因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已过期,需补充提交新的资料,东莞证券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审核状态更新,显示为“中止”。

那么,近期东莞证券高管频繁变动,是否会对其IPO进程造成影响?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记者表示,IPO虽然没有要求高管在申报期间保持稳定,但是高管变化的背后可能隐藏实控权变化,这会影响IPO申报材料的审核。同时,高管密集变动也可能导致日常经营的连续性,从业绩层面影响IPO。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认为,IPO过程需要高管团队的全力配合,涉及大量的财务披露、合规审查和战略宣讲等工作。高管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这些工作出现中断或延误,影响IPO的顺利推进。此外,新的高管团队需要时间熟悉IPO相关工作,进一步延长IPO时间表。

股权变动

除了IPO中止外,东莞证券自身的股权变动也受市场关注。

记者查询发现,东莞证券有五大股东,除了锦龙股份持股40%之外,东莞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莞控股”)占比20%;东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控集团”)占比20%;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控资本”)持股15.4%;东莞市新世纪科教拓展有限公司(下称“新世纪科教”)持股4.6%。

去年11月,锦龙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持有东莞证券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40%)。为降低公司的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和经营状况,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0%)。

同年12月,锦龙股份又决定将转让东莞证券股份的股数增至6亿股,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40%,也就是将所持东莞证券的所有股权全部出清。

今年3月,锦龙股份官宣最新进展称,已与东莞证券的第四大股东金控资本就收购事宜达成初步意向,并签订了交易备忘录。此后,双方将就标的股份交易相关事项继续展开谈判协商。

若金控资本成功收购锦龙股份持有的东莞证券20%股权,其持股比例将跃升至35.4%,或将接棒成为东莞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监管“点名”

在东莞证券震荡之际,近期公司还遭到了监管处罚。

5月10日,广东证监局公告显示,东莞证券作为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广东国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一是未对上市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交易真实性审慎核查。二是未按规定完整填报2019年度现场检查报告。

证监会认为,东莞证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姚根发、杨娜作为保荐代表人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广东证监局决定对上述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随着监管持续加码,券商未来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合规性、专业性以及服务能力上。”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向记者表示,强监管是市场发展趋势,与新国九条强监管、打造高质量资本市场的定调相匹配,券商不能只看效益与利润,更需要提升合规性、专业性水平。

业绩方面,东莞证券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5亿元,同比下降6.26%;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6.35亿元,同比下降19.7%。东莞证券称,2023年营收下降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和佣金率影响,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以及投行业务收入有所下降。

记者 陆怡雯

编辑 陈偲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港股大反攻,主题基金大幅“回血”,后市怎么走?

茅台人均年薪超43万

美再挥“关税大棒”砸了谁?

还是卖水最赚钱?十大饮料公司实力揭晓

欧派家居经销商频“爆雷”的背后

美国散户回归,将再战华尔街?

“跑路”的私募瑞丰达,诸多疑点待解

RIO鸡尾酒被年轻人抛弃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