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10家私募领罚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以来,中基协对10家私募机构开出罚单,同时也在出清风险私募。

从违规行为来看,涉及违规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管理未备案的私募基金、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等。

此外,这10家私募的22位相关负责人也受到了中基协的处分。

对违规私募开具了一系列罚单的同时,监管机构也在出清风险私募,5月已有150家私募注销。

4家私募被撤销管理人登记

记者梳理发现,10家被罚的私募机构中有4家私募被中基协撤销管理人登记,包括大连千海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千海金”)、厦门金恒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厦门金恒宇”)、江苏睿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睿谷”)、北部资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部资产”)。

具体来看,厦门金恒宇存在的违规事实最多:

一是不公平对待旗下产品的不同投资者,未向个别投资者披露该产品无预警止损线的信息。

二是未及时为旗下两只产品的个别投资者办理赎回。

三是管理的7只基金未按合同约定及时进行基金估值并向投资者披露基金净值等信息。

四是未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审查要求。

五是管理的3只基金存在违反相关法规和基金合同关于“基金总资产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00%”的情形。

六是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实际控制人、从业人员、办公地址等信息不准确。

七是实际控制人存在向个别投资者承诺保本收益的情形。

大连千海金方面,经查,2021年至2022年,该机构在大连证监局现场检查过程中,隐匿重要银行账户信息,提交虚假银行账户查询结果清单。

北部资产方面,主要存在三项违规事实:一是实施重大违法行为;二是相关从业人员不符合登记要求;三是重大事项未及时更新或报告。

江苏睿谷则涉及未完全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基金备案信息不准确、违规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等五方面违规事实。此外,根据江苏睿谷近3年公司账户流水、审计报告等资料,该公司账户资金无法维持其正常运行。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的相关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被撤销后,相关当事人不得继续使用“基金”“基金管理”字样或者近似名称进行私募基金活动,不得新增投资者和基金规模,不得新增投资。

逾百家私募“12个月无在管注销”

对违规私募开具了一系列罚单的同时,监管机构也在出清风险私募,5月已有150家私募注销。

其中,北京能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小猫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轩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102家私募的注销类型为“12个月无在管注销”。

5月11日,中基协网站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中注销类型增加了“12个月无在管注销”,首批96家私募因此注销。

《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自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出现“登记后12个月内未备案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或者备案的私募基金全部清算后12个月内未备案新的私募基金,另有规定的除外”情形的,协会注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并予以公示。

此外,5月以来,还有多家私募基金因存在异常经营情形被中基协注销。

例如,中基协在5月10日发布公告称,苏州善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平济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嘉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异常经营情形,且未能在书面通知发出后的3个月内提交符合规定的专项法律意见书,协会将注销该9家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北京昌民律师事务所主任柯荆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规则不断完善,注销的私募基金会进一步增多,从而进一步实现监管机构“扶优限劣”的政策目标。一方面,及时注销涉事机构,无疑可以持续地打击买“壳”和卖“壳”,有序清理风险机构;另一方面,对于符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注册要求的私募基金,尤其是创投基金,应该在登记和注册时给予优惠和便利。

记者 魏来

编辑 陈偲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港股大反攻,主题基金大幅“回血”,后市怎么走?

茅台人均年薪超43万

美再挥“关税大棒”砸了谁?

还是卖水最赚钱?十大饮料公司实力揭晓

欧派家居经销商频“爆雷”的背后

美国散户回归,将再战华尔街?

“跑路”的私募瑞丰达,诸多疑点待解

RIO鸡尾酒被年轻人抛弃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