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家A股上市银行财报透视:业绩增长承压,息差收窄趋势延续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A股上市银行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均已披露完毕。整体来看,42家上市银行营收、净利增长持续承压,“增利不增收”明显,净息差压力不断加码。

截至年报披露期末,41家银行息差收窄,最大降幅在48BP(基点),且一季度仍在延续。资产质量方面保持稳定,32家银行不良率持续下降。

专家指出,在经济低谷、利差收窄的情况下,多数银行依旧保住了利润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银行界面对经济低谷的韧性。2024年,银行仍需要将化解房地产不良率作为风险管理的重心。

营收净利继续承压

2023年以来,A股上市银行业绩增长压力不减。

过去一年间,A股银行整体呈现“增利不增收”的趋势。据2023年年报数据,42家银行全年共创下营业收入约5.65万亿元,较2022年的5.69万亿元略低;实现归母净利润共计2.11万亿元,略高于此前一年的2.09万亿元(同期数据均以经重述后数值为准)。

具体从营业收入情况来看,金额最高的前五名依旧由国有大行包揽。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以8430.70亿元、7697.36亿元和6948.28亿元位列前三。作为股份行的营收榜首,招商银行以3391.23亿元营收紧跟邮储银行,排在第六位。城商行、农商行则分别以江苏银行渝农商行表现最佳,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2.93亿元和279.56亿元。

净利润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639.93亿元、3326.53亿元和2693.56亿元。招商银行以1466.02亿元跻身第五,江苏银行沪农商行则以287.50亿元和121.42亿元位列城商行、农商行的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营收、净利的增速进一步放缓。

2023年,共有13家银行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另有5家银行营收和净利“双降”,分别是浦发银行郑州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贵阳银行。分类来看,六大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营收出现小幅负增长,其他四家营收净利“双增”;股份行中,仅浙商银行实现“双增”。

整体而言,体量较小的地方性银行表现更佳,尤其是长三角区域银行增速表现亮眼。与去年同期相比,常熟银行是唯一保持营收两位数增长的银行,增幅达12.05%,归母净利润增长19.60%,增速位列第二。杭州银行则是唯一一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20%的上市银行,增幅达23.15%。

这一趋势也在今年一季度数据中延续,归母净利润负增长的银行数量增至11家,8家银行出现营收和净利“双降”。

“面对经济低谷、利差收窄的局面,最容易出现的局面是利润和营收双双下跌。”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教授李楠指出,“银行可以采取的方法很多,例如适度宽松的转贷政策,对于可以维持正常经营的企业,适度放松转贷手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放松转贷手续并不意味着放松风控标准,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和有效期限,这些转贷政策容易让企业形成‘兜底’预期,造成潜在的道德危机。再如积极创新业务,拓展营收和利润来源,在贷款之外发挥银行的服务优势,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

李楠表示,在经济低谷、利差收窄的情况下,多数银行依旧保住了利润增长,充分体现了中国银行界面对经济低谷的韧性。一方面说明银行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方法,做出了足够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市场巨大、经济类型众多,依旧有许多过去没有重视的商业机会可以挖掘。

41家银行息差再收窄

过去一年间,银行业的息差压力不断加码。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42家上市银行中,仅青岛银行一家实现净息差增量,增幅只有0.07个百分点。

青岛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主要是持续调整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结构,贷款和投资平均余额占比提高,应付债券平均余额占比下降。同时,严控存款和应付债券成本率,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从而对冲了资产收益率下行、存款规模增长的影响,实现净息差的提高。

而相较于增量,多家银行息差下降幅度惊人:瑞丰银行以0.48个百分点的降幅领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降幅也在0.3个百分点以上,过半数的银行净息差下跌幅度超出0.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厦门银行净息差并列最低,仅有1.28%。这一收窄的趋势在2024年一季度仍在延续,在披露了一季度净息差(年化)数值的25家银行中,23家的净息差继续收窄。

“净息差持续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低谷期和低息政策。”李楠直言。

“从资产端来看,由于经济低谷期,贷款利息普遍下调。另外,由于银行贷款市场是自由竞争的,经济低谷期优质客户减少,对优质客户放贷需要更低利率。从负债端来看,由于金融开放,银行吸存不只是同业竞争,更多地还需要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竞争,使得吸存成本不断攀升。随着中国金融走向市场化,净息差持续下滑是个必然趋势,只是在经济低谷表现得更加明显一些而已。”

李楠建议,银行应对息差下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多创新,二是强品牌。多创新指银行需要强化金融创新,外部环境越困难就越是要寻找新渠道、新市场、新产品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外部竞争越激烈、金融创新越激烈,就越是要注重银行品牌塑造,确保银行信誉。

“在‘均衡投放’政策引导下,预计今年二季度银行体系扩表强度或高于上年同期,信贷投放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对公贷款仍占主导,在LPR报价下调、滚动重定价因素影响下,资产端定价仍有较大下行压力,但存款降息及约束‘超自律’存款将助力负债成本改善,息差收窄压力或有所减轻。”光大银行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

32家银行不良率下降

2023年,42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有进,拨备覆盖率整体保持高位。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2023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率指标为1.59%,有38家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数据低于这一数值。一季报数据也显示,上市银行不良率情况较上年末有进一步的优化。

从年报数据来看,32家银行不良率较前一年同期收窄,3家持平。成都银行继续保持不良率最低位,且刷新最低纪录,为0.68%。常熟银行不良率为0.75%,位列第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厦门银行则以0.76%的数值并列第三。

7家银行不良率微增,但增幅大多在1至5个基点之间。西安银行贵阳银行分别增长10个、14个基点。对此,西安银行在年报中表示,是“受部分房地产客户和零售业务风险等方面的影响”。贵阳银行也指出,不良率的增长“主要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影响,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有所上升”。

“在2023年房地产行业低谷、经济低谷期,银行不良率整体上得到了有效控制。”李楠评价道。

“2023年属于房地产低谷期,但从市场销售下跌到不良贷款形成还有较长的周期,并不会立刻体现。在这个期限中,银行可以采取很多手段来化解潜在风险。2020年,房地产行业低谷的显性风险已经形成,银行的各种风险化解手段在当年应该也已开启,而一些早已开始化解但一直未见成效的直到去年才终于暴露风险。”李楠进一步分析指出,“房地产行业低谷带来的危机依旧非常严厉,2024年,银行仍需要将化解房地产不良率作为风险管理的重心。”

“银行零售业务包括负债、资产、中间业务等,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零售业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旦个人住房贷款增量不足,银行的零售业务会整体下降。2023年,银行高度重视零售业务,但从业绩表现来看,多数银行不能填补个人住房贷款下跌的缺口。”李楠直言。

李楠指出,银行零售业务结构与全社会居民的理财和消费习惯高度相关。2023年居民的危机意识强,消费没有恢复正常,同时各类理财爆雷不断。“2024年,尽管房地产复苏还未见迹象,但居民其他的理财和消费需求复苏会更明显,在2023年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零售业务创新转型的银行应该会在2024年收获。”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建议道,近两年银行零售产品、服务等更新换代较快,利率、费率如何设定、如何平衡投入产出面临较大考验。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C端用户难以感知不同银行之间的产品差异。因此,银行机构需要借助新媒体等渠道强化与用户的直接链接,了解用户喜好,在细分客群的基础上持续完善用户体验。

记者 李若菡

编辑 姚惠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从企业的加油站变为同行者”

探访“混合养老”

中美应“做伙伴,而不是当对手”

美财报季的AI看点

A股五月“开门红”

问界“甩锅”,博世“拒收”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