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健康码互通互认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9月2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进展与成效。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数字抗疫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横向上,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完善了跨部门“大数据”共享机制,并依托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等数据枢纽实现跨部门数据应用。纵向上,向各地及时分发多部门比对形成的风险人员数据,为各地开展“网格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做到“四早”“四清”。

二是规范健康码管理,助力复工达产。为规范健康码管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持续推进各地健康码规范赋码、及时转码、守住安全底线。推动实现确诊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风险等级、核酸检测结果、抗体检测结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等健康码相关核心基础数据全国统一共享。经过不断努力,已实现全国一省一码,赋码数据全国共享,便利群众安全有序出行,助力复工达产。考虑到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正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健康码管理,推进健康码互通互认,在支撑疫情防控的同时,最大程度便利大家正常通行。

以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等“痛点”入手开展攻坚行动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所有的省份、85%的市、69%的县建立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各地建立健全了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总的来看,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效果正在显现,在目前部分区域、部分医院和医联体实现互通共享的基础上,以应用为导向,逐步实现全国医疗健康数据互通共享,既非常必要,也具备可行性。

疫情以来,为便利人员安全有序出行,国家卫健委会同相关部门,在较短的时间内,汇聚形成了全国核酸检测结果数据库、全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数据库,大家可以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及各地健康码查询本人核酸检测结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这也启示,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一定要以应用场景为驱动,不能片面贪大求全。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以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等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痛点”入手,开展攻坚行动,进一步实现医疗信息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互通共享。

不让老年人因智能技术运用而影响就医

如何在推进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兼顾信息化与适老化,让老年人看病更加便利?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天(9月2日)的发布会上回应,国家始终关注老年人在看病就医中遇到的“数字鸿沟”问题,始终注意在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当中予以解决。一方面,要让老年人共享数字红利,推动数字健康产品易用好用;另一方面,对于确实不能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保留必要的传统渠道。基于这些考虑,我们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等便民惠民行动中,专门就适老化问题做出安排。一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创新服务方式“两条腿”走路,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更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合理保留传统服务窗口,让老年人等群体感受细致适宜的服务。二是畅通家人、亲友或者家庭签约医生为老年患者代为办理信息化服务渠道。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同时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现场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检查结果等服务,要保留人工服务窗口。同时,要配有导医、志愿者、社工等现场为老年人服务。三是进一步优化网上预约挂号、网上问诊等相关技术与服务流程,提供语音咨询、引导服务等,尽最大努力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总之,我们将努力回应和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不断破除障碍,不让老年人因为智能技术的运用而挂不上号、看不成病、办不了事,不断增强老年人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刘畊宏道歉了......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因病去世!普京、联合国哀悼!被炒到700元一盒的茅台月饼,还有人买单?欧洲面临危机!电力市场崩溃,欧元遭全面做空,CPI爆表……巴菲特首次减持比亚迪他讲完话,美股全面崩盘!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