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利《2023年持股计划》的几点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伊利于2023年7月26日发布了2023年持股计划,计划拟在未来十年(2024-2023年),滚动设立各期独立存续的股权激励计划,持股计划奖励金当年提取额为前两年的扣费净利润差额的30%。具体条款如下:

对于此持股计划对我们小股东来说,是好是坏,网上主要有两种看法:

1、利好:将激发员工挑战更高目标、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的积极性,公司也将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2、利空:存在管理层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风险。

下面我们展开谈一下这两种观点: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没啥可说的,正如伊利官方所说,“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旨在促进公司、股东和员工三方的共同发展,维护股东权益,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愿景。"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又可分两种情形讨论:

第一,管理层不操控利润。

管理层诚信过关,不操控利润的情况下。伊利的扣非净利润遇到行业周期性变化,或者极端情况导致某年利润极差,而年恢复,公司的经营实际上是没有增长的,但是按照持股计划,依旧需要提取奖励金。举个例子:

第N-1年,正常经营,净利润:100亿

第N年,遇到特殊情况(天灾人祸),净利润:80亿;

第N+1年,正常经营,净利润:100亿

按持股计划,第N+2年提取奖励金净额为:(100-80)*30%=6亿元。公司业绩无增长,管理层依旧可以获取数额不小的奖励金,这无疑侵占了股东利润。

第二,管理层操控利润。

管理层没有通过人性的考验,通过合法的方式去控制利润。比如调控利润、成本计入时间,控制当期利润,从而在利润非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提取高额的持股计划奖励金。同样举个例子:

第N-1年,正常经营,净利润:100亿

第N年, 实际净利润:105亿;通过合法的会计手段,隐藏10亿利润,公告利润:95亿;

第N+1年,实际净利润:110亿;再计入上年隐藏的10亿利润,公告利润:120亿;

按实际利润计算:

第N+1年,提取的奖励金金额为:(105-100)*30%=1.5亿;第N+2年,提取的奖励金金额为:(110-105)*30%=1.5亿;合计3亿元。

按公告利润计算:

第N+1年,因N年净利润小于N-1年,提取;第N+2年,提取金额为0; 第N+2年,提取的奖励金金额为:(120-95)*30%=7.5亿;合计7.5亿元。

通过控制利润,成功多提取了7.5-3=4亿的奖励金。而这笔钱本应属于全体股东。

因为这份股权激励计划存在BUG,上述两种情况哪一种会发生,完全取决于管理层的人品。

笔者认为,这无疑降低了伊利的确定性。对于当前的持仓,继续持有观察。对于后续的买入计划,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打九折处理,以应对确定性降低的变化,保留安全边际。

(本文首发于【方星阁】,更多实盘及讨论请关注【方星阁】)

全部讨论

2023-07-30 21:22

我觉得第一年100亿,第二年怎么都不可能是80亿,毕竟以前就算是疫情公司也是很拼的在做业绩,如果真的80亿,不要说奖励了,公司股价都会大跌,而他们奖励的就是股票,这个假想不太可能。操控利润就更不用担心的,监管可不是吃干饭的,而且过去10年的利润怎么样,也是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