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炒股实录:有人爆亏60%,有人持有9年被套6年,还有人一年亏125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用这句话来形容过去几年的新能源产业相关公司的股价再合适不过了。

4月23日晚,国内新能源产业锂矿龙头公司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6亿元至43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48.75亿元净利润,出现了明显的由盈转亏。当日晚,深交所向天齐锂业下发关注函,要求量化分析一季度亏损大幅增加原因。

受业绩下滑影响,天齐锂业4月24日股价一字跌停触及40.63元每股,之后尽管略有反弹,但始终在38元附近震荡。

作为国内生产新能源电池原料碳酸锂的龙头企业,天齐锂业的股价伴随着这波超强新能源周期迎风起舞,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其A股股价从2020年底的15元上涨至最高145.57元,是一个标准的十倍股。但随着新能源产业逐渐内卷,同时行业渗透率增速下降,天齐锂业的股价也一路下跌,截止目前已跌至38元左右,下跌幅度超过70%。

天齐锂业股价的下跌也让在2022年7月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天齐锂业港股IPO的太保系资金损失不小。

此前,太保系资金以80.35港元每股的价格参与了天齐锂业港股IPO,涉及资金约10.21亿港币,如今天齐锂业港股价格为31.9港币,较太保参与IPO的价格已经跌去了近60%,太保系资金的损失也已经超过6亿港币。

1

买入即“巅峰”,太保系资金套在高点

天齐锂业港股的走势来看,太保系资金无异于被套在山顶了。

在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创下85.457港元的新高后,天齐锂业的股价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般一路下滑,最低跌至28.25港元每股后略有反弹,但股价走势仍未有明显起色。

根据中保协2022年7月的公告,彼时中国太保及两家控股子公司太保寿险、太保财险公告举牌天齐锂业(9696.HK)港股股票。3家公司均是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天齐锂业港股IPO,委托太保资产进行投资并通过太保资产管理的公司账户参与举牌。

根据《基石投资协议》,中国太保及控股子公司合计出资认购天齐锂业港股1244.54万股,涉及金额约10.21亿港币。以此推算,“太保系”险资当时认购天齐锂业港股均价约为80.35港元每股。

该次举牌后,中国太保、太保财险、太保寿险分别持有天齐锂业港股占其H股股本比例分别为0.58%、1.40%、5.60%。3家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为7.58%。

而按照当前天齐锂业H股股价计算,太保系资金目前已经浮亏超6亿元港币,亏损幅度达到60%。

即便是对于资金量巨大的险资来说,超过6亿港币的损失同样有些肉痛,另外接近60%的亏损幅度也基本可以宣告太保的这笔投资并不成功。

按照险资的习惯,我们认为太保在近段时间并不会选择“割肉”天齐,但何时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还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2

陪伴9年,被套6年,

百年人寿持有万丰奥威体感一般

不过坦白说,尽管太保系资金已经在天齐锂业中被套了接近两年时间,但相较于百年人寿在万丰奥威被套6年,太保系资金被套的时间还不能算久。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万丰奥威公告称,百年人寿在4月24日至4月29日期间,减持公司900万股股份,减持均价14.88元/股,减持比例为0.42%,估算减持金额达1.34亿元。在本轮减持后,百年人寿对万丰奥威的持股比例降至8.44%

作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的大明星股之一,万丰奥威由于蹭上了低空经济的概念,股价暴涨超200%,而这也解放了在2015年就举牌成为万丰奥威重要股东的百年人寿。

2015年,百年人寿买入万丰奥威约5%股份完成“举牌”,随后逐步增仓。据统计,在2015年,百年人寿举牌价格约为13元每股。百年人寿曾解释称,买入万丰奥威主要是因为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万丰奥威也称,“百年人寿作为公司的长期战略投资者,公司与其沟通一直通畅。”

但在2017年9月触及股价历史最高点20.45元后,万丰奥威股价便开始了一路下跌,并在2022年跌至最低3.14元,若按照最低点计算,百年人寿彼时亏损幅度最大达到75.9%,跌去了约四分之三。

最高点没有选择减持,百年人寿也没有选择在最低点割肉。被套多年后,百年人寿终于等来了解套的机会。今年以来,随着顶层设计对低空经济的政策驱动开始加速,本身就有钻石eDA40纯电动飞机业务的万丰奥威也迎来了资本市场的热捧,年内股价从4.94元涨至最高18.06元。

苦等多年的百年人寿可谓终于“熬出头”,即便9年陪伴,但也没有止住百年人寿的减持步伐。

根据统计,在4月24日至4月29日期间,百年人寿实施减持的均价14.88元/股,较当初13元/股的日常价略微有所浮盈,但若算上时间成本,这笔买卖显然并不划算。

减持后百年人寿仍持有万丰奥威8.44%的股份,后续百年人寿是否会继续减持?还是一如过去九年做“时间的朋友”,我们不得而知,但在权益市场被套这么多年,百年人寿“体感”一定一般!

3

一年炒股亏超百亿,新华再度联合国寿试水私募基金,这次能期待吗?

新华保险最近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同样不太顺利。根据公告,新华保险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15.47亿元,同比下降66.6%;净利润87.12亿元,同比下降11.3%。

营收利润双降,但这还是新华保险对财报进行了处理后的数据。实际上,在年报不醒目的位置,新华保险提到了在模拟调整使得2022年数据基本可比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3%。主要受市场波动影响,当年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损益-125亿元。

也就是说,新华保险去年一年光炒股就亏了125亿。

新华保险的亏损压力主要来自于去年下半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归母净利99.78亿元,营收489.43亿元。下半年归母净利亏损12.66亿元。营收亦较上半年下滑52.95%,仅226.04亿元。这也对应了去年全年权益市场前高后低,先扬后抑的走势。

尽管2023年在股市不顺,但新华保险依旧还是对权益资产配置保持了很大的热情。去年11月,新华官宣与国寿分别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

今年3月,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显示,“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完成备案登记,基金类型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注册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正是新华与国寿共同发起的私募基金。

关于此次私募基金的投向,新华和国寿表示,投资范围包括上市公司股票、货币市场基金、银行存款和国债逆回购等。基金将重点选择具有较大市值、良好流动性和较高市场影响力的优质上市公司。

同时,证监会相关发言人在今年1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作为首期试点机构,拟共同出资500亿元,聚焦投资二级市场优质上市公司。

很显然,从监管角度看,是支持险资进入权益市场的,我们的资本市场也确实需要像险资这样的“长线资金”、“耐心资本”。今年以来,也有不少政策都在鼓励险资增持国内权益市场。

但对于国内的这些险资来说,权益市场的波动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扩大利润,但用不好就会面临巨大的亏损,如何平抑资本市场大幅度波动给自身业绩造成的波动,是国内任何一家保险公司的必修课,毕竟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过太多保险公司因为权益市场下跌而导致当年利润大幅度下降。

正如所有人进入股市时都会听到一句话,“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险资也要时刻把风控意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毕竟做好风控,才是对所有保单持有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