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布局三星财险后,看任汇川如何破局?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马化腾曾说:"金融的核心是稳定和稳健,拼的是谁的命长,而不是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

一周前,三星财险宣布换帅,吉庆燮辞去总经理职务,代表腾讯集团的任汇川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现年53岁的任汇川是平安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管,也是马明哲的爱将。他1992年大学毕业就加入了平安集团,历任平安产险副总经理,平安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财务总监,平安财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兼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中国平安总经理,平安集团副董事长。2020年他告别老东家,加入腾讯,参与探索发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上个月上海银保监局批准三星财险增加注册资本金5.52亿元。增资完成后,三星财险注册资本金从3.24亿元增加至8.76亿元。韩国三星火灾海上保险公司对三星财险的持股比例减少至37%;深圳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2%,位列第二大股东。从这次人事任命透露出一个信号,虽然是第二大股东,但腾讯对于具体经营决策可以施加足够的影响力,掌握了实际的经营管理权。

这是中国保险市场最新一起国内互联网巨头通过成为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大股东的方式获得保险牌照并掌握管理权的案例。

互联网公司入主险企,有望带来高增速增长

参照京东牵手安联,蚂蚁入主国泰的先例,单从保费收入增速估计,三星财险很可能走上快车道。

市场人士开始纷纷推测任汇川在三星财险将遇到的挑战并预测他能否带领三星财险取得骄人的业绩表现。我们不妨先看看在腾讯之前的互联网企业与外资财险牵手后的经营情况,非常有参考价值。

很好的案例就是四年前京东入主安联。德资安联财险是2003年独资成立的外资保险公司,2018年7月获批增资引入京东等股东变为中外合资财险公司,同年10月公司名称获批被冠以“京东”字样。京东持股占比30%,安联保险集团仍持有50%的股份。并购以后,京东安联高管经过几次更迭,2020年底,毛伟标出任临时负责人,原总经理徐春俊任期不到2年便请辞。巧合的是,与任汇川一样,毛伟标同样是来自平安的高管。据平安人寿此前披露的高管简历,2016年2月加入平安集团后,毛伟标职务多次晋升变化,历任平安健康总经理、集团战略发展中心主任、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平安人寿副董事长等职务。而在加入平安集团前,毛伟标还曾任埃森哲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主要负责保险行业的咨询项目。

京东安联搭上了快速增长的列车。2019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从前一年的12.41亿元翻倍至25.29亿元,此后两年保持双位数增长,至2021年达到49.3亿元。

高速增长的背后,以责任险为代表的电商互联网保险功不可没。在转身互联网系之后,京东安联的责任险原保费收入从2018年的3.69亿元升至8.07亿元,从第二大险种上升为第一大险种。2020年和2021年,责任险保费分别是10.75亿元、12.82亿元,保持公司的主力险种地位不变。

除责任险外,以退货运费险为主的其他险也占据主力险种地位,2019年,退货运费险和其他险成为前五大险种之一,到2021年,退货运费险和其他险保费为10.58亿元,是责任险后面的第二大险种,而两者合计实现的保费占到了总保费的半壁江山。近年来,意外健康险一直是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的重头戏,而意外健康险也是京东安联的重点业务之一,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短期意外健康险保费9.1亿元,为公司第三大险种,当年承保亏损为6118万元。

京东入局安联后,2019年-2021年分别盈利500万元、3900万元和300万元,在保费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亏损还略有盈利,实属不易。

京东安联综合费用率101.8%,其中综合费用率29.7%,综合赔付率72.1%,手续费及佣金占比为15.48%。

从公司的战略定位来看,京东安联坚持做有长期价值的事情,坚定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差异化创新发展战略。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延展供应商上下游服务,打造保险及服务闭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风险解决方案;创新保险产品、深耕细分市场,打造强交互体验的保险服务;升级保险运营与服务模式、提升承保自动化、理赔智能化、风控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如果再要找一家类似的互联网系财险公司做参考,那就是2016年国泰产险引入蚂蚁集团战略投资,也改变了这家财险公司的发展轨迹。入股后蚂蚁集团持股占比达51%,而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泰世纪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发起人的持股比例都降至了24.5%。

国泰财险在阿里这家互联网巨头入主后,业务快速腾飞。第二年保险业务收入立竿见影地从6.5亿元增长至13.03亿元,规模快速翻了一倍。2018年12月,蚂蚁集团及其他两家外资股东按比例增资,国泰产险的注册资本由16.33亿元增加到26.33亿元。增资后当年业务规模达到38.49亿元,而到2020年,业务规模增加到60.33亿元。不过在2021年,保费业务收入不增反降,降至48.86亿元。

众所周知,2013年前,承保“退货运费险”的财险公司主要是华泰保险。2014年“双11”,肥水不流外人田,阿里巴巴参投的众安保险开始承保“退货运费险”,“双11”当天众安保险承保的保单量突破1.5亿,保费突破1亿元。2015年“双11”,退货运费险当天的销售数据为3.08亿笔,华泰保险、众安保险和太保共同创造了这一销售记录。随着蚂蚁入股,2016年,国泰产险开始在退货运费险等互联网保险业务上异军突起。到2020年,国泰产险退货运费险保费已列行业之首。

国泰产险自2018年扭亏以来,2019年-2021年,分别盈利500万元、6200万元和1.11亿元。

依托阿里这家互联网巨头作为股东,国泰产险积极探索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为驱动的业务模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借助科技能力,丰富个人用户、小微企业等保险产品体系,开发设计高用户价值产品,打造高性价比、创新型保险产品体系。同时,推动增值服务能力创新升级,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增值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常言道,“背靠大树好乘凉”,无论是京东入主安联还是阿里入主国泰,从保费规模上都进入了快车道。可以预见,原本在市场上不温不火的以韩国在华投资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三星财险必然会依托腾讯的强大支持,在未来3-5年取得保费规模的高速增长。

三星财险近几年保费收入都没有啥大的变化,2017年营业收入为5.28亿元,到2021年略有缩水,为4.82亿元。但是过去五年始终有净利润,并且从五年前的1500万元增加到了7300万元。分析三星产险的业务结构,其目前在互联网保险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未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展开合作。一位保险科技人士预测,腾讯正式入股三星财险后,或许三星财险将借助微保等腾讯系渠道和平台,会在目前大热的健康险领域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财险公司经营比较依赖股东资源,而腾讯有着比较多的生态资源,三星财险早晚也会步入50亿元规模的台阶前。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如果连这个目标都不能达到,那腾讯入主三星财险就难言成功。但是对于任汇川的挑战是,从行业来看,平安出身的高管尚无掌舵突破百亿级别保费的先例,但通过互联网销售也许能打破这一现象。

“岁寒知松柏” – 互联网系财险公司在困境和挑战下如何突围破局?

马化腾说的那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也就在今年夏天,银保监会宣布易安财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易安财险由此成为国内第一家破产的保险公司。几年前,保险行业开始拥抱互联网。迄今为止,全国只批了4张互联网保险牌照,其中一张就给了易安财险。没想到疫情过后,易安财险在保险新规下,竟然经由监管机构介入重整,走上了破产的道路。这家互联网财险公司如此之短命,让人唏嘘。互联网系财险公司都应该从易安财险的破产中寻求反思。互联网的快思维,真的适合保险这样一个慢产品、重产品的扩散方式吗?

居安思危,互联网保险公司面临了不少困境。对于任汇川和三星财险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既要发挥腾讯的保险资源和协同效应,又要避免业务过度依赖股东。任汇川是保险老兵,但他毕竟不是腾讯的元老,而公司发展初期肯定需要发挥腾讯股东业务的优势,这就考验他在三星财险这个平台能否整合腾讯的金融资源尤其是保险资源,深化与腾讯金融科技生态各板块的协同作用。这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从阿里京东的例子看,财险公司的发展都受益于背后以责任险、退运险为代表的电商互联网保险。腾讯的社交基因会给三星财险带来哪一类的险种和保费呢?同样,京东安联和国泰又都过度依赖股东的业务,已经出现后继乏力的迹象,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即使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保费都已经达到50亿元的体量,但是与目前中国财产险市场老三家人保,平安,太保相比,市场占有率和保费体量都比较小。虽然是互联网行业的航空母舰,但在保险业这几家互联网系财险公司还只是小帆船。是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美呢?占财产险保费高达70%的车险这个险种,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何在红海中杀出重围,谋求有利润的市场份额呢?这可能是这些公司感到困惑和挑战最多的地方。上述几家公司,产品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形成“护城河”,很多诸如“退货运费险”、“意外健康险”、“航班延误险”,可复制性很强。当保险市场竞争加剧时,即使像退运险这样的主力险种都会出现下滑。海量的客户如何沉淀下来,聚沙成塔,二次开发,众安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其他的互联网险企也没有。腾讯入主三星财险后,对其自身优势场景的理解能力,对其数据的挖掘分析能力以及对客户需求的细分理解也很重要。

第二,既要利用技术优势获得竞争优势,又要避免垄断和不公平竞争,更要注意客户隐私保护问题。大型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掌握大量数据,辅以互联网技术的外部性特征,容易形成市场主导地位。大型互联网企业从事保险业务不但使其原有业务市场主导地位得以巩固。更使其新开设的保险业务更容易获得数据、信息和客户资源,迅速获得竞争优势。使得这些企业在资源配置中权力过度集中、并逐步强化为市场垄断。同时新技术也放大了潜在风险,互联网保险业务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核保过程意味着更多维度数据的埋点、采集和应用,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后果会非常严重。大型互联网企业不仅掌握消费者的社交、购物、网页浏览信息,还掌握其账户、支付、投保理赔信息,甚至还可通过脸部识别、健康监测等将这些信息与其生物信息紧密关联。一旦保管不当或遭受网络攻击造成数据泄露,稍加分析便可获得客户精准画像,导致大量客户隐私泄露,进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隐患。

第三,既要创新开拓,又要合规经营。保险属于金融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受政府严格监管的行业。互联网保险的先行者难免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监管的不确定性。虽然保险业出台“新国十条”,为互联网保险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不少创新型险种也会遭受监管的严厉限制。如何在严格监管和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对互联网系财险公司管理层的一大考验。2020年爆发的疫情催化了“线上化”和“远程化”服务的发展。银保监会也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疫情影响和监管政策推动下,财产保险业加速了线上化转型进程。互联网创新产品设计和科学定价存在难度。大多数创新型互联网保险产品属于首创,由于开展时间不长,没有太多的历史数据积累,消费者行为习惯相较传统产品难以预测和控制,这对互联网保险的产品科学定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由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不面对面接触,互联网保险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沟通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风险逆选择问题。由于保险人和投保人缺乏正面沟通,投保人可能对保险产品条款产生误解,从而产生纠纷。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投诉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难题。

任汇川执掌三星财险之时,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不同于平安这样的巨无霸,体量较小的三星财险船小好掉头,也没有老公司的历史包袱,可以放开手脚去大胆创新。而且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了众安、国泰、京东安联这样的先例和过往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三星财险完全可以少走弯路,多走捷径。而未来真正的挑战,创新重点应由以保险公司和销售为中心,向客户和服务为中心转变;由增加保费收入和扩大市场份额为中心,向保障客户利益和提供精准服务为中心转变。

预计三星财险在未来会经历一段每年保费收入翻番的高速发展期,但也会经历保费增速下滑的阶段,比如在保费达到百亿元收入大关的节点。而背后是各种困境, 比如经营模式单一、产品与传统保险雷同、获客成本高企、投诉居高不下。再加之,传统险企积极转战线上、市场竞争加剧,互联网保险早已不是充满希冀的蓝海。

尾言:“路遥知马力,岁寒知松柏”。如果不想成为昙花一现,而是成为保险业的常青树,包括三星财险在内的互联网系财险公司需要全方面思考战略定位、产品和客户的差异化经营,以及公司治理和基础投入。

他们的痛点普遍在于战略选择模糊所带来的资源分布、经营决策、市场定位等的困惑。未来这些互联网系保险公司要突围,首先要塑造清晰的战略定位,在细分市场上形成优势、摆脱同质化竞争。其次,重视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基础投入,并培养互联网和保险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强化对客户的掌控力,做强自主渠道能力,最大程度地获客留客。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力量。这过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互联网保险的下半场不是百米赛跑,而更像一场马拉松。

注:本文谨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保观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