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iRemi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过家家的数据能和大几百人 上千人的国际MCRT相提并论吗?哈哈

热门回复

我这么看:
一、双抗确实解决了单抗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做到更好。比如,AK104在宫颈癌领域肯定是超越PD-1了,起码在pd-L1表达阴性患者中体现了效果,在所有患者中,CR=12%,已经远超k药了,哪怕按照绝对人数来算也超越K药了。再比如,AK112解决了肺鳞癌抗血管生成机制不可用的问题,想象空间就增大很多了。

二,pd-1本身只有30%左右的响应率,pd-1耐药几乎是百分百的。这些问题,只能靠双抗去解决。

三,双抗改变免疫疗法的格局。免疫疗法的趋势必然是联合用药,2个单抗联合化疗已经是极限了(2个靶点),两个双抗联合化疗(4个靶点)是有可能的,所以基石药物被改变。

正是因为这些点,所以大量MNC和biotech才投入巨大精力去做双抗。

至于三抗四抗五六七八抗,暂时还看不到可能性,分子大了之后,耐受性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成本剧增的情况下,疗效还不一定会增加。这不是简单的数学叠加的问题。$康方生物-B(09926)$

我觉得还很便宜,双抗第一年如果销售10亿,那就是验证了康方在研发和商业化两方面的能力,市值起码超越同阶段的信达,2023年我看600-800亿市值没问题。后面AK112也要报上市的。

这个BD值得你再去体会[大笑][大笑][大笑]绝对比你想象中有价值。我敢断言,以后会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效仿康方和小公司合作,但是适合的小公司可遇不可求。大家一定要知道,康方2015年就和MSD授权ctla-4了,现在这个药还在III期。走过的这条路的人,自然才更清楚个中酸甜苦辣。

回头有空我写写summit怎么解决资金问题,怎么解决临床开发问题,怎么解决商业化问题。

简单想法就是:资金问题大家去看再鼎,临床开发去研究泰格的业务,商业化层面的bd合作就太多了。$康方生物-B(09926)$

2023-02-03 23:17

假博士,你看过一代二代三代药都是怎么更替的吗?你能理解每代药都是在往低毒和高效推进吗?你看到k药年化22%的增长吗?你看过keynote还在推新的细分市场适应症吗?而且k药的耐药群体很高,pdl1低表达群体的临床需求很大,替代需求很高。IO治疗的边际永远不是看中国的pd1市场。我一个非生化专业出身的硕士都比你这个假博士专业。假博士天天幻想着包治百病的仙丹,还声称一周时间看透一家公司,恨不得把IO和TAA都做在一个药里既免疫又靶向杀毒,我看真就是闲的。

罗氏双抗,公布的ii期数据,包括2022esmo和ASCO都是百人出头的,只有国际大III期临床才可能有几百人。一般正常的公司,肿瘤药物,都是一期几十人,二期一百来人。自身免疫等慢性病,疫苗,临床就会很多人,但是主要也是III期验证性研究才会有大人群入组。

这话说得不专业,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统计学也不是百分百准确的,只要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可证明数据的可信。再说了,投资人考虑批药与否就行。药好就能卖的好吗?要差一点点就卖不好吗?不见得。

如果非要鸡蛋挑骨头,那只能说:只有在同一个患者,两个时空下,同时用不同的药物,还要确保用药后两个时空的每一件外部事项都一样才可以。

不对,哪怕是外部时空一样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存在不同的人体反应,从而对内分泌等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两个药物的对比不能完全在一致的体内环境。[大笑][大笑][大笑]这个说法够杠精了吧。

2023-02-03 23:52

大头在一线胃癌的适应症。宫颈癌一年的收入就已经10亿人民币了,而且还是刚开始卖。康方是做差异化路线的,不是走metoo的老路线了。

2023-02-03 23:44

那个雷米根本就不是什么博士,临床试验都不看,就大放厥词。基石药物也要升级,这才是关键。

哈哈哈,看破不说破[捂脸]

那也就没有比较的意义了

阿斯利康I期研究三五十人,二期研究一百人出头,不存在几千人的,国际大会上发表临床研究数据写得清清楚楚的。实际上,每家药企都是这样的方案,入组一个都是钱啊,能证明安全性和疗效就足够了。况且每个方案都是监管部门批的,没有说服力的人数怎么可能批。中国和美国在这个放开的尺度都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