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〡宝信软件:AI算力推动,有望实现需求升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编者按: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号召,估值之家精心策划推出“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文章,本文系本系列中的第十五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重要的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A股市场的好公司,呈现出业绩增长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ROE)强悍且稳定、股东分红回报稳定、管理层锐意进取等优秀特征。

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本系列文章推出的好公司与股价表现无关,股价表现更与宏观变量、行业预期、市场风险偏好等不确定性因素高度相关,因此本系列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工业化不再沿袭浅层次、数量型、粗放型的方式,而是走先进技术深度应用的、高技术和加工复杂度比较高的、专精特新的、高质量的、创新引领的工业发展模式。伴随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业软件产业需求迎来高速增长。

今天,估值之家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内优秀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宝信软件,这家公司从宝钢股份的自动化部门起家,逐渐脱离、上市,巅峰时期在A股市场曾达千亿市值!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信软件”或“公司”)成立于1994年,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2001年经资产置换上市,股票代码600845。截至23年末,公司控股股东为宝钢股份(持股比例48.89%),实际控制人为宝钢集团(持股比例29.66%),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26.69%。

宝信软件主要从事信息化业务、自动化业务、机器人业务、智慧交通业务、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算力、智慧服务)。

根据23年年报数据: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收入93.22亿元,收入占比72.18%;服务外包收入34.91亿元,收入占比27.03%%;系统集成收入0.93亿元,收入占比0.72%;其他收入0.09亿元,收入占比0.07%。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国内(95%以上)。

一、拥有自主大型PLC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有望提高国产替代率;工业机器人市场空间大;AI和互联网平台的推动,有望带动AIDC和云计算技术提升

宝信软件所从事的业务与PLC、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工业互联网等行业息息相关。

PLC国产替代空间大: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的“大脑”。目前国内PLC市场呈现:(1)大中型PLC 和小型PLC各占约一半市场份额;(2)国内PLC市场主要由外资主导,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较低,国产替代空间大;(3)国产品牌主要以小型PLC为主,中大型PLC主要被外企品牌所垄断,宝信软件是国内稀缺的拥有自主大型PLC产品的企业。

根据公开数据,2020-2022年,我国PLC市场规模分别为130亿元、158亿元、166亿元。2021年,大型PLC市场,前七大均为外企,占据市场份额达到94%,其中西门子市场份额达49%。2021年,中小型PLC市场,前四大均为外企,占据市场份额达到64%,其中西门子市场份额达到37%,我国国内企业汇川技术市场份额处于第五。据测算,每年PLC市场替换的价值量超130亿元,另外考虑新厂扩建与旧厂技改,PLC未来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现状我国小型PLC产品技术基本与国际厂商持平,但大中型产品自主研发能力整体较低。

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技术不断迭代,叠加供应链灵活、售后服务及时、产品性价比高等优势,国产替代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也将持续扩大。

工业机器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95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增速为3.65%。在国内各项政策支持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87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增速为13.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下游需求市场的扩大,工业机器人发展有望持续向好,2023年有望达到99亿美元,但考虑到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与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差距,安装量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AI大模型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飞速发展,逐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也提升了对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有望带动IDC向AIDC升级。“工业互联网”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在双碳时代,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势在必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普及率会逐步提高。

宝信软件背靠宝武集团,以大型PLC为核心的自动化业务从钢铁行业扩至其他行业,在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AIDC等均有布局,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15年到23年,宝信软件的主营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和服务外包,具体表现如下:

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包括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三大产品线。从15年到23年,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收入从29.82亿元增长2.13倍至93.22亿元,23年略有下降,CAGR为15%,收入占比达到达60.51%~75.73%,毛利占比达到48.85%~63.37%,近三年占比均高于60%,毛利率为20.70%~32.16%。最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27.60%、28.71%和32.16%。毛利率近期处于增长趋势。

服务外包:主要指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云计算运营服务、IDC运营服务。从15年到23年,服务外包营业收入从7.19亿元增长3.85倍至34.91亿元,CAGR为22%,收入占比达18.27%~30.00%,毛利占比达到34.24%~ 50.98%,毛利率为41.75%~51.09%,最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46.72%、46.04%和50.26%。服务外包毛利率高于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

综上,宝信软件背靠宝武集团,具备深厚工业软件基因,软实力雄厚。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宝信软件获得国家专项支持,具有大型PLC所需的核心工艺算法和客户认证,在信息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自动化、AIDC等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有望获得进一步技术突破,成为行业标杆,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提高国产市场份额做出贡献!

二、盈利能力行业领先;市场化激励机制下,营运能力较为优秀;资金充足,偿债能力强;成长线整体向上,慷慨分红回馈股东

盈利能力方面:从16年到23年,宝信软件的ROE(加权)在8.36%~24.65%间,近三年的ROE分别为21.52%、22.99%和24.65%。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宝信软件的销售毛利率在26.66%~36.92%,近三年一期毛利率分别为32.52%、33.04%、36.92%和32.68%,毛利率较为稳定。宝信软件的销售净利率在8.42 %~20.22%,近三年一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6.23%、17.12%、20.22%和17.38%。宝信软件整体盈利能力较强,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成长性方面:从16年到23年,宝信软件的营业收入从39.38亿元增长2.28倍至129.16亿元,CAGR为16%,整体呈现同比增长趋势,20年涨幅最大(+38.96%)。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3.91亿元,同比增长34.44%。

归母净利润从3.12亿元增长7.19倍至25.54亿元,CAGR为30%,整体呈现同比上涨趋势,其中19年涨幅最大(+99.83%)。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9亿元,同比增长18.19%。

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从63.77亿元增长2.54倍至225.81亿元;归母净资产从39.15亿元增长至119.7亿元。

宝信软件这些年的成长与宝武集团持续扩张和资源优势是密不可分的,归母净利润的CAGR高于营业收入CAGR,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和营运管理在不断优化。

营运能力方面: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宝信软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58.63~184.42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58.63天、73.07天、87.58天和92.86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92.10~157.78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109.04天、130天、157.78天和142.25天。公司近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比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短,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在上下游产业链中处于优势地位,回款较好。存货周转天数在52.23~147.41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135.63天、126.94天、147.41天和130.53天,存货主要是合同履约成本。净营业周期天数在39.87~136.33天。公司近三年一期的净利润现金含量分别为106.01%、115.36%、102.15%和79.68%,公司经营净现流表现较好。宝信软件虽然是央企,但是内部考核中采取市场化激励机制,为了确保盈利质量,除了ROE、净利润这样的指标,公司还将“净利润现金含量不低于90%”都纳入了业绩考核的条件。在这样的激励和管理模式下,公司的营运能力指标均较好。

偿债能力:从16年到24年一季度末,宝信软件的资产负债率在28.31%~46.61%,近三年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23%、45.56%、44.76%和42.69%。流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均大于1。截至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62.58亿元,有息负债0.69亿元,宝信软件资金充足,偿债能力较强。

股利支付率:从20年到23年,公司股利支付率分别为78.47%、82.24%、71.43%和92.34%,公司股利支付率较高,对于投资者分红较为慷慨。

三、历史数据和行业来看、估值不高,但在整个A股中估值不低,随着业绩落地估值有望得到消化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24~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4.2亿元、183.36亿元和212.4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9亿元、38.34亿元和46.92亿元,PE分别为30.35、24.45和19.98,PEG分别为1.45、1.01和0.89。

结合历史数据,宝信软件PE(TTM)最大值为580.84,最小值为-338.07,PEG(历史)最大值为157.69,最小值为-585.53。截至2024年5月16日收盘,宝信软件总市值为792.15亿元,PE(TTM)为35.45,分位数为23.31%,PEG(预测)为1.45,分位数为37.06%。宝信软件市值最高时为2023年6月19日,总市值为1097.33亿元,现市值距离最高值降幅达到28%。

综上,宝信软件现估值指标在历史数据中不高,略低于同行业公司(申万三级IT服务III)PE(TTM)平均值(37.92)。但从整个A股市场来看,该估值并不低,估值之家认为随着盈利预测落地,该估值有望得到消化!

全部讨论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