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0喜欢:0

中证红利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基本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股息率越高,权重越高。

中证红利指数的样本股每年调整一次,样本股调整实施时间是每年 12 月的 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这个调整周期和大部分指数一年调整两次不太一样,原因是大部分上市公司每年只分红一次。

成份股的行业分布来看:原材料、工业、金融地产、可选消费占比近80%

金融、工业、可选消费行业里,企业多以蓝筹股为主。蓝筹股的优点是规模庞大、盈利稳定、分红较高,缺点是成长空间有限,所以也更愿意将利润用于分红,而不是再投资。

年化收益9.5%左右,加上每年3.5%左右的股息率,折合年化13%。

股息率:5%左右,持有该指数每年可以获得5%左右的股息分红。

实际上,这种红利策略,并不具备商业上的逻辑合理性。

我们知道,绝大多数指数的逻辑都是市值最大原则选股。比如沪深300,核心指标都是规模。

这里面的逻辑是,在某一市场上,大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各行各业中跑出来的龙头,这样的企业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护城河,也更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但红利策略所看重的股息率并不证明企业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

举个例子,有两家同行业公司,A公司市值100亿,B公司市值10亿元。显然市场认为A公司比B公司更强,所以市值更大。

但如果今年A公司分红1亿元,B公司分红5000万元。那么此时B公司股息率高于A公司。在红利策略中的权重要高于A企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其实这不能反映权重的情况。可以看下面的表格,中证红利的top10权重股,居然只有2家在200亿-300亿之间,其余8家都没超过200亿元。这妥妥的就是一个小盘组合。

从近几年开始,随着外资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A股市场越来越成熟。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大蓝筹股,像是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格力电器恒瑞医药等“核心资产”大爆发,中小盘股则表现很弱。

绩优股会持续被追捧,长期持有小盘股很可能会吃亏。

中证红利的成分股处于 A股的哪一段?大盘、中盘、小盘?下文所述个数均为共有成份股数量):

中证100:31%、沪深300:53%、中证500:20%、中证800:73%、中证1000:18%、中证1800之后的:9%

对标于中证800更合理。

深证红利是个异类。深证红利是以分红金额占比加权的,这会倾向选择大公司。

目前深证红利的成分股多集中在深交所龙头公司家电、食品饮料中。正是这样的编制规则,成就了近几年深证红利的优异表现。

纯红利策略都会导致样本业绩延迟,而中证红利更为严重。

如果是按市值最大原则选股,则样本调整时的市值,反映的是公司的未来预期,预期越好则市值越大,越有可能纳入指数中。

但红利策略,依据的是之前连续两个年度的业绩(分红,作为分子)和市值(作为分母)的比值。这会将过去业绩好(分红高),但未来业绩预期差(市值低)的企业纳入指数中。

中证红利在每年的12月份进行样本和权重的调整。这更加剧了这种延迟。举个例子。假设某个周期性公司,比如A钢铁企业,2017、2018两年表现比较好。2018年的年报和股息一般在2019年3-5月左右出来。则中证红利会在2019年的12月将其入选。此时都已经距离公司业绩好的时候过了一年了。

而2019年12月份入选之后,此企业会在指数中一直保持到2020年的12月。作为一个周期类的企业,2020年的业绩很有可能在周期底部。

这样看,纳入中证红利指数的企业,依靠的过2年前的业绩表现,延迟巨大。

这种延迟之下,就会选入很多周期性企业。强周期行业的公司,在行业景气周期,企业净利润大增,现金分红也大方,而到了不景气周期,企业利润大降,导致股价跌跌不休。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是,是中证红利的第一权重股,方大特钢

现在的中证红利成份股,是2019年12月份调整的,考察的是2017年和2018年的股息率。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方大特钢2017年和2018年业绩都不错,每股收益在2元左右,分红也慷慨。

因此在2019年的12月成为中证红利第一权重股。但实际上,2019年的业绩已经变脸了,每股收益降了一半,只有一块多。股价也没有起色。这相当于调入了一只业绩已经下滑的股票。而且,这只股票如果业绩持续下滑,也只有到2020年的12月份才会调出去。

这就是中证红利的尴尬:如果没踩上点儿,在行业景气的时候买入,在行业萧条的时候卖出,那就变成了“高买低卖”。

沪深300中证红利同时营业,同样的1000点基值,中证红利在大部分时间收益都是大于沪深300的。沪深300股息率在2%左右。

红利指数还能选么

前文说了中证红利的两个主要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出发,寻找一些改进的红利指数

1、可以选择股利金额加权的方式编制指数,能够有效排除中小市值股票。

这里面的典型代表是深圳红利。

2、可以在特定的行业中选择红利指数,但这样对行业的运行特点有很好的理解。

比如目前来说,消费红利表现会比较好。这里面选择的都是细分领域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但在医药方面,好的医药企业都在储备现金开发创新药,不会分红。而分红的药企,长期看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也就是短期利润还行,所以这个策略就行不通了。

科技、消费、医药行业,都是成长性行业,分红较少。而中证红利在这三个行业的成分股权重占比极少。

彼此可为互补,组合。

中证红利 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中证红利 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中证红利 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中证红利 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中证红利 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中证红利 指数:是股息率加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