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资产的机会是不是该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4

拥抱权重蓝筹似乎已经成为市场的共识。年初至今,市场风格最为突出的是大市值蓝筹的表现,上证走势要强于深证与创业板而在权重大蓝筹的组合中,A50ETF(159601)涨幅超过5%,不仅跑赢大盘,还远远跑赢沪深300基准。

春节之后这波行情之所以能走得如此顺畅,靠的就是最头部的那批公司,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年初一轮暴跌,大多数股票公司都是无差别杀跌,机构也好,量化也罢,情绪上释放足够充分,另外过去几年的蓝筹白马在经历这轮泡沫大清洗后,估值已经跌出了安全边际。

其实蓝筹白马过去这几年的调整,也不完全是逻辑上的问题,有一部分公司纯粹就是2020年抱团太过于集中导致严重泡沫化,之后又面临宏观层面的增长焦虑。但即便如此,在经历了40%左右的下跌后,只要EPS增速不出问题,逻辑又没有被证伪,那很多头部公司的估值就是很有性价比了。

比如说A50ETF(159601)第一大重仓茅台,在抱团热度最高的时候估值曾到过70倍,而经历了这几年的震荡调整,估值已经杀到了30倍。这个估值算不算贵呢?国际知名的奢侈品Lvmh集团的估值也是30倍,但Lvmh集团2023财年的营收增速只有8.8%,业绩增长更稳健的爱马仕估值是75倍,你可以说茅台没有爱马仕的这种奢侈品属性,但茅台的增速几乎可以保持10%以上的确定性。

第二大重仓宁德时代,之前也是上百倍的估值,毕竟一个产业的渗透率从10%—30%的增长也是估值定价热度最高的时候。但利润释放之后,再加上这几年的杀跌,宁德时代的估值也已经杀到了20倍以内。

A50ETF(159601)其实就是一个类似核心资产的组合,这个组合里覆盖了市场最头部的那批公司。

聚焦头部

从长期角度来看,经济的增长正面临着结构上的转型,地产在经过了长达20年的增长,已经完成了驱动农业向工业化转型的第一阶段任务,这一阶段也诞生了像格力美的工业富联等这种制造业的超级巨头。

而下一阶段是新质生产力,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会是长期的方向,这一阶段也必定会出大市值的头部。

参考1990年的日本,在泡沫破裂之后,日本股市先是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暴跌,之后差不多又是长达十年的下跌,日经指数至2003年才正式见底。这期间,市场只有两个方向在逆势上涨,一个就是高股息的头部公司,另一个就是依赖出口的汽车、半导体及消费电子这些能代表新兴产业的巨头。

1991年至1999年,本田的股价一口气涨了9年,这期间不只是本田,东京电子、信越化学,以及索尼这些都是市场的超级巨头。2008年之后,其实本田的营收增速就已经逐步见顶了,但本田拉长时间周期依然是长牛。

反观A股,很多头部公司已经在行业内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不论是在技术还是品牌上都建立了一定的商业壁垒。比如工业富联,尽管干着毛利率10%左右的代工业务,但是利润连续三年都能稳定在200亿左右,而且连续两年的分红都超过百亿。工业富联也是A50ETF(159601)的第七大重仓。

数据来源:ifind

从仓位配置来看,A50ETF(159601)前十大重仓覆盖了同时囊括了新机和传统产业的超级巨头,可以说是市场里最优秀的一批公司。

外资流入

A股其实是一个情绪博弈比较浓厚的市场,买预期卖现实才是市场的主流。比如CXO产业2023的增速预期会下滑,但是在2022年资金就已经开始抛售,比如新能源产业这两年的调整也是基于对产能过剩的悲观预期。

外资去年集中抛售核心资产也是对宏观层面的下滑表示不确定性,毕竟沪深300上证50前三季度的整体营收都有所下滑。而这样的悲观预期也已经提前兑现了,到了2024年,许多外资机构已经明确表示要做多中国资产,比如之前提示获利了结的摩根士丹利(大摩)也开始看多A股,近期大摩还上调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的评级。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外资去年虽态度上比较悲观,但实际的数据上并没有这么糟糕,去年北向还净买入了437.04亿元,而今年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净买入了731.4亿。截至3月26日,陆股通净买入靠前的分别是茅台72亿,宁德时代66.06亿,美的集团46.9亿,五粮液44.2亿,以及中际旭创招商银行(32亿)等。

很明显这些都是A50成分股,也都是市场里的巨头。外资的态度也明确:2024年做多中国资产,扎堆权重头部。

霍华德马克思曾说过,市场的情绪就像钟摆,从乐观到悲观,到极度悲观,市场的风向通常都是在情绪到达一定的极端后发生转变。

站在核心资产泡沫破裂的上三年后,当下市场对核心资产的情绪无疑悲观到了极致,A50ETF(159601)当前的位置极具性价比

全部讨论

很多公司估值已经比较低了,考虑到还有些增速,拿着吃分红也比存银行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