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深访 | 易方达张坤最完整投资思路:至少应跟全市场对抗过两三次(2)转帖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76 小雅:管理算是护城河吗?

张坤:绝对不算,管理可以加强或者减弱护城河,但形成不了护城河。

就像巴菲特说的,如果你以超长期的视角看,任何一个公司一定都会遇到一个很烂的管理层,只是早晚的问题。 

你看美国或者全球,没有一个百年企业死在一个糟糕的管理层身上。

简单说,糟糕管理层也造不死这家公司,一定要找那种造不死的公司,它要很皮实。

77 小雅:造不死也造成五脏六腑都废掉了,有意义吗?

张坤:有意义,那是亏50%还是亏100%的区别。

一个股票如果造死了,你就亏的一毛钱都没有了。造不死的话,你可能亏掉50%,可能还能走掉,差别挺大的。

关于市场最大谬误的思考

78 小雅:你写过一篇手记《独立思考》,根据《人类简史》这本书提出,人类的概念、理念和规则都是虚构出来,很多可能存在谬误,你会思考,这些虚构的概念到底哪些是正确的、可持续的。

在你看来,A股有哪些法则是人造的谬误?哪些是可持续、有效的?

张坤:大家觉得增长就是好的,这是最大的谬误。 

当企业不能适当增长的时候,从对股东负责的态度,公司就要选择停下来。如果做那种ROIC小于WACC的增长,不仅摧毁社会价值,也摧毁股东价值,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个谬误就是,大家太看重盈利,但同样是赚一块钱的盈利,含金量是千差万别的。

很多时候,一些公司的盈利变成股东的钱,但另一些公司的盈利只能变成机器、设备,变成一堆固定资产,没有任何价值。我们股东要的是真金白银。

另外,对于free cash flow (自由现金流)的不够执著,也是一个谬误。

在港股,基本上,没有free cash flow的公司,估值都特别低,低到让你无法忍,都是零点几倍PB。只要你说需要融资,估值就无限低,你说永远不需要融资,估值可以特别高。

但A股现在没有到那个阶段,股权融资的成本这么高,还有很多企业轻易地选用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一件特别需要谨慎的事。在成熟市场,一个公司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用股权融资的。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断了股权融资,能够断奶,靠自身滚动起来。

79 小雅:这是从上市公司来看的。从投资人来看,你认为大部分人存在哪些谬误?

张坤:大家很看重最近几个季度的增速,这是我不看重的,我看中的是公司的永续性。 

80 小雅:那些被我们忽略太多的正确、可持续的法则,除了长期投资,还有什么?

张坤:其实,很多东西也在慢慢地变正确。

比方,最近市场发生一个变化,提出股权融资那些公司都跌挺多的,大家开始对这件事反感。

另外,公司要专注,专注于自己能做的那件事情,把它做到极致,不要看到别人赚钱,就冲过去做,这种公司没有什么价值。

好的投资人,一定要跟全市场对抗过

81 小雅:在你看来,一个好的投资人应该有哪些品质?

张坤:独立,不要听别人说。

就像Joel Tillinghast在《Big money thinks small》书里面写的一样,至少应该在你的从业历史上,有过两三次敢于对抗全市场,在全场都说不好的时候,你敢于说好。

哪怕最后失败了,至少你对抗过了。

 

82 小雅:你对抗过?

张坤:对抗不止一次。

83 小雅:最激烈的是哪一次?

张坤:2013年的时候。我买了茅台之后跌了30%,又再加,当时就是很大的对抗。

84 小雅:你当时没买满?

张坤:买满了,仓位跌掉了,再加回来。

2017年买华兰生物也算是跟市场对决。中报业绩低于预期后跌停又跌5%,,连续买了很多天。

类似这种,你至少应该有几次,你肯定会有失败,但这代表你独立思考过。

因为独立思考的次数足够多,会跟别人产生一些分歧,产生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但你也不能永远地想对抗,否则,肯定死得都没处找地方。(笑)市场大多时候是非常有逻辑的。

有时候你在跟市场对抗,有时候你顺着市场,但一定要跟市场对抗过。

85 小雅:很多人说,不要对抗市场,应该顺应市场。

张坤:我不认同。因为作为一个主动投资人,你就是要战胜市场。战胜市场意味着你要跟市场有分歧才可以。

市场好的时候你说更好,市场差就觉得更差,这是不行的,拐点的时候,你就会死得很惨。 

86 小雅:你怎么看“应对胜于预测”这句话?

张坤:我不认同这句话。

我觉得,预测是最重要的。一个东西首先要想明白,应对很重要,但你不能拿应对作为自己在预测阶段没有做足够工作的借口。

看过的“九阳神功”

87 小雅:你怎么评价自己?

张坤:我比较专注,基本上就对投资这一件事感兴趣。

88 小雅:你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张坤:除了很少事务性的事情,我的时间可能50%在读书,50%在看年报。

89 小雅:读过的书里面,你最推荐哪几本?

张坤:肯定是伯克希尔的年报。

我经常开玩笑说,这是就是《九阳神功》,武功秘籍很多人都不读,太可惜了,我读了至少有五遍。

另外,马拉松基金写的《资本回报》,非常非常好,写到了很多人都没有关注的地方。

还有一些企业CEO写的自传,吉列原来CEO写的《刀锋上的舞蹈》,告诉你一个企业怎么专注于主营业务,怎么控制成本、控制费用,怎么以股东为导向。

最后,是他主导把吉列卖给宝洁,因为他觉得吉列不够大、不够强。一个负责任的CEO是个什么样子的,你会从他的公司里面看到标杆,写得非常好。

如果中国能有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存在,那是股东最大的心愿。

90 小雅:假设身边亲友有500万资金,请教你现在配什么,你会怎么说?

张坤:如果你没研究股票,就去找几个你比较认同的投资人买点基金(股票类基金)。

91 小雅:房子呢?

张坤:No,这个位置我绝对不买,太贵了,60-70倍的估值、5%的成长性,这么高的估值又很低的成长性,靠什么去消化估值?

92 小雅:你怎么看索罗斯?

张坤:天才,不可学习的天才。

93 小雅:所以,你的偶像肯定不会是他?

张坤:不是他,学不来。


94 小雅:巴菲特和芒格之间,你选谁?

张坤:肯定是巴菲特。因为巴菲特更专注投资。

芒格是博学家,但是巴菲特这80年就做了一件事,他没有做别的事情,他对生意的理解更深入一些。 

(END)

全部讨论

04-13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