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中的宝总,现实中的刘老板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0

1987年,当阿宝拿着陶陶的天使投资赚到人生的第一个5万块的时候,刘老板刚结束他的出租车司机生涯,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万块。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令枪开响,民间经济瞬间活跃起来,全国的有志青年们纷纷涌向沿海大城市。

小刘去了魔都上海,跟着舅舅一起做生意卖皮包,三年之后的1983年,20岁的小刘开始经营百货,一年之后小刘开始开出租车。

上世纪80年代的出租车生意是个好生意,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出手大方。很快,在那个万元户都很稀缺的年代,小刘已成为资产10万级别的刘老板。

如果说宝总买卖电真空股票赚4倍靠的是爷叔眼光如炬,那刘老板买卖豫园商城更像是提前看了剧本。

1990年豫园商城发行股票,每股面值100元,刘老板花一万块买了100股,直到1991年股价上涨至10000元,刘老板卖出,净赚99万!

那个年代的资本市场激情澎湃,除了股票投资热闹非常以外,还有两大造富神器:倒卖国库券以及股票认购证。刘老板一个不落,全部参与其中。

倒卖国库券的生意本质上是利用全国各地的信息差做倒买倒卖,另外当时人们普遍更喜欢拿着现金,面值100元的国债,银行打七折出售都没人买。

有眼光的投资者开始大量囤积和倒卖国库券。有位江湖人称“杨百万”的大叔更是请了公安为自己扛着麻袋倒卖国库券往返各地保驾护航。

更有资本市场大佬包下一节火车皮来运送成吨的国库券。

相比搬砖盈利的国库券,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则像是全国市场送给上海股民的泼天富贵,由于股票市场火爆,管理层决定先面向上海市民发行股票认购证来应对接下来的股市扩容。

市场里有一条法则:凡是拼命争抢的东西,未来都将大跌,凡是未来大涨的东西当初都无人问津。

真正赚钱的赛道也许并不拥挤,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还是如此。

国库券七折售卖,银行依然难以卖出去;

深发展的股票,强迫员工购买;

2006年的股市无人问津;

2007年全民疯狂入市,次年次贷危机;

2015年全民疯狂入市,当年股灾;

2021年基金发行单日售罄,一直跌到2024;

1992年股票认购证发行的时候亦是如此,原计划发行500万份的认购证,最后任务摊派似的向市场兜售,却少有人买,最后仅成功发售207万份。

随着1992年新上市的几批公司行情火爆,当初无人问津的认购证瞬间成为香饽饽,因为要获得购买股票的资格,必须要有认购证才行。原价30元一份的认购证,最高峰时能涨到5000元以上,


宝总凭借大量囤积认购证迅速晋升为千万级别富豪,刘老板更是一举摸到了亿级的大门,此时刘老板29岁。

彼时1994年,宝总正在和南国投在服饰公司上开展巅峰大战,刘老板也意识到了国有法人股未来的巨大机会,于是成立了投资公司,为未来的百亿事业铺路。

1995年,当周老板的“阿毛炖品”在上海滩开业时,刘老板正拿着他角逐资本市场的数千万身家杀入国债期货市场,参与到中经开与万国证券的327国债的多空对战中,对战惨烈程度在A股历史上绝无仅有。


最后当局关闭了国债期货市场直到2013年才再度开启,327国债事件当事人们坐牢的坐牢,跳楼的跳楼,逃亡的逃亡。


刘老板捂着逃命出来的5000万,惊魂未定。

1994年,宝总的宝强大战激战正酣。

1995年后,刘老板的财富神话还在继续…

全部讨论

刘老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