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固收老将闫沛贤也要走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3

真的好多好多人在留言,问我是不是闫沛贤是不是要离职了。

我看了一下,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中加纯债一年,现在已经卸任了。

除此之外,其他基金也在密集增聘基金经理,比如中加聚安60天滚动中短债增了魏泰源共管,代表着中加纯债,增聘了于跃共管。

目前他就没有自己单独管理的基金了。

一、百亿固收大佬闫沛贤即将离任

有媒体去求证事情的真实性,大家都吸取了中庚基金的教训,现在回答的很谨慎。

基金新聘基金经理,有些是为了带新人,有些是为了减负,有些是产品跑出后,为了给团队其他基金经理更多机会等等。

比如博道基金的杨梦,其实前阵子也卸任了几只产品,其中也有管理最久的博道启航A,但她其他基金,依旧是自己在管。

考虑博道基金主打量化,杨梦团队有好几位成员,但基金几乎都是挂她一个人的名字,会不会对其他组员不公平?此外杨梦主要做的是指数基金,风格偏成长,启航虽然管理最久,但不是她的代表作,博道中证500指数增强才是。

那么在闫沛贤和杨梦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按照公募基金先前离任的基金经理的操作,基本确定闫沛贤就得走。

另外中加基金的是银行系,北京银行是其股东方,我真的有丢丢怀疑是限薪或者降薪的问题没有谈拢,不然呆了那么多年,也有业绩,不至于在这个节骨点上走。

闫沛贤是之前我推荐过的基金经理。以他的中加纯债为例,基金年化收益率在6%这样,最大回撤仅为-0.25%。

我把他和好几只明星债基做了对比,都没在输的,长期走势和马龙已经不相上下,最近2年的业绩逼近出橱窗基鹏华丰禄

闫沛贤本人其实更加偏交易属性,基本操作是吃利息加在利率债上获取资本利得,目前这只基金是零售端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债基,他的在管规模已经突破200亿。

二、中加基金又损失一名大将

闫沛贤是中加续冯汉杰出走后,又一位离职的老将。

在此之前,中加的冯汉杰在权益投资部分,还是很不错的,中加转型动力中加科丰价值精选,都是表现极为稳定,投资者的持有体验不错的基金。

现在已经跑去了广发基金,接手的广发均衡增长广发主题领先,业绩都挺好,已经算是把老基金给盘活了。

他一走,中加就没有特别知名度高的基金经理了。目前中加基金留下了不少年轻的基金经理。

但我劝大家对于年轻的基金经理也别抱过多的偏见。

在限薪大前提下,很多老将的出走反倒是给了不少年轻基金经理机会,一些比较上进的基金经理,这波泼天的富贵,也会尽可能的去接。

毕竟这已经不是加薪问题,关乎的是生存问题。

就比如说冯汉杰的中加转型动力给到张一然后,他接手这只基金至今的任职回报是5.34%,今年的回报是11.31%,最近净值也快新高了。

当然,他和冯汉杰的手法还是不一样的。他自己以前主要覆盖的行业是科技和传媒,波动和业绩稳定性肯定不如冯汉杰,但这只基金好处是什么呢?

他是定位于较低波动和较好的确定性。

这种定位其实是约束了张一然的风格,让他不要太浪,目前来看,保了张一然一命,我看了他最近一年的持仓,一部分是保留了冯汉杰之前的风格,一部分是按照自己的偏好,做了均衡轮动。

从季报上来看,感觉张一然现在就像一快巨大的海绵,在疯狂吨吨吨的吸收知识和积攒经验,希望这些年轻基金经理,能快速成长起来吧。

三、有哪些基金可以补位?

不可否认,以后业绩做的好的基金经理,流动性肯定会加大。

有可能是去私募,也有可能是向大厂流动,但咱们也要放轻松一些---公募基金中,没有哪个明星基金经理是不能替代的。

像王贵君的长盛盛裕纯债/长盛安逸纯债的当然是我心目中的首选,但这两只基金都关了,所以木得办法,你要拿的够久够长的话,选还没有关的长盛全债指数增强也行啊。(注意,因为有主动成分在,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是负数)。

急着切但对收益要求没那么极致的人,就闭眼买大厂发挥稳定、经历过时间和规模双考验的一些基金。比如说马龙的招商产业,年化6.8%,挺香,目前限购1W,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行。

还有胡剑,纪玲云的易方达信用债,年化4.63%,目前规模171亿,富国信用债,年化5%,目前规模175亿,我补充一点,债券基金的容量比股票可高多了,实际上买债是钱越少越难做,所以百亿就还好。

另外还有几个年轻的基金经理,风格和闫沛贤这类偏交易型的。

一个是国泰惠丰纯债的李铭一,他这只基金任职年化回报8.7%,2023年4月开始管基金,不属于老将,但从2020年开始就在国泰基金做信用研究了。

至于这波业绩,主要是他比较好的抓住了这一波长端利率下行的机会。

我看了下他的操作,其实是偏交易的,在做了几波利率债的波动后,他目前已经开始配置信用债,整个逻辑我非常认可。

实际上我也建议现在大家可以多配一些主投信用债的基金,具体逻辑回头我专门写一篇。

另外还有华泰柏瑞的何子建也可以,他的华泰柏瑞瑞丰盛纯债年化5.12%,核心投资思路,是不做信用下沉,会进行一定的逆向操作,通过灵活的策略抓住市场上稍纵即逝的投资机会

对了,如果对收益有更大要求的,还真的可以考虑一下司马义买买提的一些基金。

先前他是通过城投债+信用下沉,叠加高杠杆,把业绩做的非常漂亮,导致我以为他是在豪赌。

但最近几场路演下来,搞清楚了他是纯交易型选手,他的一个哲学是“没有不能买的债券,只有不能买的价格”,所以当时有人问他怎么看城投债啥的,他甚至都有点莫名其妙[捂脸]

不过他还是挺聪明的,对于开放式的债券基金运作的都比较保守,但封闭式的就会激进一些打业绩,也算是拿捏清楚负债端的习性啦!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基金经理#

全部讨论

05-15 17:15

限薪
走的只会越来越多
这才仅仅是开始啊

前几位的大厂于越来越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