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公募基金的人根本不怕限薪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嗯,主要怕的是失业。

一、共同富裕的风,吹到到公募基金

这一波讨论属于外行人的狂欢。

限薪不是降薪,更何况这波限薪根本触及不到普通员工,毕竟金融行业大部分人是触及不到薪酬上限。

限薪最有影响的是高管和头部基金经理,毕竟公募基金的薪酬方差也很大,基本是极少数人拿走了牛市周期里的红利大头。这么一想,那么限薪的终极目标可不就是四个字:

共同富裕。

搞金融的,也要符合社会主义调性。

年终奖的事情也闹的沸沸扬扬的,但也没有外界传的那么糟糕,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已经发了,虽然打折了,但聊胜于无。外资公募挺好,没啥大影响,而头部大部分没什么动静,基本都延迟了,除了昨天晚上传出的易方达。

不过这个延迟并不是什么问题,一来事情比较敏感,头部毕竟谨慎,二来也是JG那边的要求,至少到6月份后。

至于先前传的什么基金公司上报薪酬方案,不好意思,没有的事。

而且仔细想想,薪酬方案怎么可能只规定上限呢?各家情况都不一样,好歹也要根据各家情况对最高值、平均值、其他激励机制等做更详细的规定才对啊。

二、精英的堕落果然是大家都喜欢的话题

我觉得现在公募基金有这么一个趋势,就是只要说到公募基金惨,大家就会莫名其妙的戳中嗨点。

精英的堕落果然是大家都喜欢的话题。

比如留学生去瑞幸做咖啡小妹、北大的去卖猪肉、律师擦边开直播、投行跑滴滴……

公募基金基金经理,以前谁还不是一个天之骄子。

这会降薪、被优化,这种反差和堕落感,都能拿出去给鸡娃的父母说教说教了。

我知道大家在气什么,无非就是业绩不好,公募基金旱涝保守,为什么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但这个事情的成因还挺复杂的。

A股这二年多表现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不买红利不买周期不投美股就是一个死。

但问题是,不是每个基金经理,都是全天候能赚钱的,大家都有能力边界,你不能指望一个基金经理能覆盖所有市场。

基金公司2020年的那波大跃进确实给现在埋下了一些后患,但即便是业内很多人,也无法判断市场什么时候熊,到底熊多久。

在好卖的时候,谁都想去做一做,毕竟规模是基金公司的生命线,你要坚守原则,那你就落后没有竞争力,你想要跑的快,就必须面临后面的一地鸡毛。

很多人一直怀念杨东在高位的风险提示。

但现在谁敢公开唱空?谁敢那么直接的提示风险?

很多零售客户对于公募基金不满意,一部分是对于主动管理能力的失望和明星基金经理的祛魅,另外一部分是纯粹因为不懂。

后者确实不适合买任何有波动的产品的,因为他不仅不想去学任何投资品种,而且还有一颗要稳赚不赔的心。

每次看见这样的帖子,我都不敢想,如果主动基金经理消亡大部分变成ETF,那些小白们会怎么办?

主动管理至少基金经理会帮你做选择(行业赛道除外),但ETF是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客户啊,我就问下你们,这些ETF中,你们真的能分清楚每一个的区别吗?

公募从业人员的贡献,有一定靠天吃饭的因素,而且个人承担的风险小,薪酬确实不宜太高。不过,如果限制的太死,优秀的人才是不愁没去处的。

有上进心的业绩好的,估计会考虑跳槽去私募这类,薪资上限高一点的公司,那剩下不走的估计也躺平摆烂吃一个时代贝塔了。

三、公募基金已经过了最好时候

当然有同业会幻想,市场好了,三根阳线应该能解决一切。

但仔细想想,这波明显跟市场关系没那么大。从微观主体层面,降费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公司没必要牺牲自己的利润维持员工的高收入。

从宏观层面,全行业走的事共同富裕,金融行业也在经历祛魅过程。

基金公司的归宿就是制造业,基金公司也只是生产金融产品的一个制造业。做的不好自然有做得好的取代。

至于你说金融行业都是高考的佼佼者?对不起应该没人在意这个。

说真的,公募基金已经过了最好时候了。

这个行业最巅峰的应该是在0607左右,那时候的基金经理是备受崇拜的,是能创造出无限超额的,市场给与了行业非常多的奖励,当初GF的应届生,都可以拿80个月奖金,有些人是直接拿了钱买了房。

现在的公募基金经理,更像体制内,大家齐刷刷的向工银瑞信看齐,吃大锅饭,基金经理的决策权被收缩,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螺丝钉,能兢兢业业,提高自己的产出保证职业的安全。

至于还要不要买基金?

当然要啊,基金的主体定位是投资工具,体现出来的是大量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QDII、ETF等产品。

这就像是一块块积木,怎么把积木搭建的漂亮,你得了解积木的形状、特征(弄明白他们的业绩归因,他们的风格),你要瞎搞,可不得翻车。

那实在不懂搭积木的,可以选择去买成品乐高,也可以付费让别人帮你搭。

但先锋领航的退出证明了,在中国,大部分人是不愿意为投顾、为资产配置买单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产品特征,比你要赚多少钱更加重要。

全部讨论

05-08 17:32

只有菜狗才怕限薪,高手大不了自己买自己的产品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