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5喜欢:5
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
可转债打新是市场给每一位投资者馈赠的一份礼物,虽然打新现在利润越来越少了,但是一年平均中三个,收个六七百块的利润,还是不成问题!
两个纯打新帐户,三年半合计获利近万元,还是有些欣慰。
【1】设置一个下午2:55的闹钟,统一申购。我有2:56分平衡仓位的习惯,一气呵成!
现在更方便了,各券商都可以预约申购,想忘了也难。
【2】开盘集合竞价卖出,就这么简单。(图一,图二)
闲置资金取出来汇集到一起,年后第一天,2月19日新开一个账户,主要还是可转债打新,LOF基金套利,以及网格+轮动策略。(图三,图四,图五)
由于账户小,它变成了我的单标的轮动试验场。目前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同时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图六)
【1】平均仓位,符合预期。网格交易会在上涨的时候自动卖出,下跌的时候自动买进,账户经常会有闲置资金,资经利用率低是天生固有特性。
【2】交易股票数量是6,符合预期。
【3】交易成功率92.31%,原因是持仓“$全球芯片LOF(SH501225)$ ”处于浮亏-1.69%被套中,未来这只解套后,成功率会回到100%
我一直在追求成功率100%,其实他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太早的止盈,反而降低了账户的收益率,似乎也无解。老师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30个交易日,交易了114次,低于预期。这个原因我找到了,账户小,加大步长,交易次数必然变少;缩小步长,资金不够,必然破网。预期中的交易次数应该大于300次。
此事古难全!
几乎所有的书籍,媒体,大v,以及巴菲特,给我们灌输的思想就是“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什么摩擦成本啦,高抛低吸啦,这些都是十恶不赦的投机行为。但是高频的量化交易一定是错的吗?
那你看看私募十大冠军都有什么特色?(图七)
我还是坚信量化是未来的主导,网格交易是散户唯二能接触到高频交易的方法。虽然目前很小众,前途是一片光明!
交易股票的本质就是反错试错的过程!
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长期的,稳定获利的交易体系,才是重中之重。
$上证指数(SH000001)$ #宣布百亿分红,美股陆控暴涨# $创业板指(SZ399006)$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历时三年半,白捡了一个账户<b

全部讨论

03-24 14:07

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你还是没全搞。分级基金限额申购拆分(已黄),新股,新债,限额lof基金,北交所碎股(已黄)。

03-24 13:26

狗屁不通的小白赚这么几个点,炫耀什么。我们这种都不敢发。高手多的是。自以为是。

03-24 18:16

可转债今年黄了没啥新债

03-24 16:32

新股不用想,不中不中还是不中,50万市值,一年中不了一个。北交所比的是资金量,小散户更没戏。至于可转债,一年中3个有点高,平均一年2个,收入200至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