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自@唐史主任司马迁:)这几天开始看中报,交流中发现很多球友对财报,尤其是每股收益及对应的估值等等很感兴趣。首先要恭喜我老唐兄@唐朝 的普及工作做得好,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另一个要点:营收。

首先,股市买预期,这点大家都接受吧?狭义的财报数据和营收数据来比较,相对滞后。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一家企业上班,销售部今天集体出去嗨,因为拿下了一个大单够企业吃半年。那么你即使没有去开party的资格,也会很高兴。因为会想着企业今年要是搞好了,年终奖多少会加点。
拿了单,还要组织生产,要接受客户调整意见等等,最后等订单都出去了,款项也到了,才能发奖金,对吧?
那么对照报表,营收更像是销售部的消息,而财报(盈利)数据更像是奖金。炒股炒预期,自然是看前者比较重要。

其次,看营收不要看简单的增长。而是要看增长的来源。譬如说一家苹果供应商因为苹果的某个产品销售量不错,所以营收上去了,这种是属于被动增长,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这家供应商是因为新增供应对象,比如小米,那么新增就属于渠道拓展,变得有意义多了。这样的增长还包括地域性增长(海外业务占比大的尤其注意)。

再次,要看主营业务和次营业业务的关系。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老大老老实实种地,供了老二上了高中。老二高中毕业后在县城做小生意。然后老大和老二一起供老三去省城读书。老三毕业后当了高管。就是一个简单的波士顿矩阵就能对照清楚:主营是否健康,能否支撑次营发展;次营是否处于快速拓展并实现盈利;企业发展战略有无下一个支撑点。大意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营收和其他数据的关系。
很容易困扰大家的是负债率和应收账。
我是企管出身,很明白一个道理:没买卖不借钱,买卖好才借钱。这个很好理解:假如行情不好,你不打算上杠杆,会没事借券商钱玩吗?只有行情好才借钱,对吧?
所以在营收,尤其多业务都出现快速增长时,如果企业不贷款、不发债、不圈钱,我只能说这管理层守成有余。
至于应收账,除非这应收账在委内瑞拉阿富汗什么的。只要不存在坏账风险,且营收在扩大,那就不用考虑,大不了找个做供应链金融的解决一下现金流问题嘛!

大抵,夜总会买卖好不好,不用去看小姐,看酒水单看包厢里都干嘛。只要蹲在夜总会门口数人头,记录人均待在里头的时间就好。
客人来的多,呆的久,买卖自然好!这就是营收的前置性意义。
车上手机码字,错别字凑合看。收起16分钟前相关讨论(70)
唐史主任司马迁回复@清竹晨音: 毛利率不用管,现在经济这么差,只要有单拿就行。抢了其它同行的活,他们迟早会死。都死得差不多了,就该还活着的赚钱了。//@清竹晨音:回复@唐史主任司马迁:主任讲得通俗易懂。干货要转。我一般主要看主营收入和毛利率。至于净利润嘛,这个变数太大。卖点金融产品,或者拿点政府补贴,利润就上升了。但这没太大意义。公司经营层面的数据与公司的发展战略、计划结合起来,大致可以判断公司未来有无良好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