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之道|价值投资的常识与方法——李录200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讲座(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李路(本名李录)

- 杰出华人投资者,美籍华裔投资人兼对冲基金经理

- 1966年出生于中国

- 查理·芒格的家族资产管理人

- 美国喜马拉雅资本Himalaya Capital创始人

- 价值投资领域继格雷厄姆、巴菲特后的第三代代表人物,被查理·芒格称为“中国巴菲特”

- 2020年4月23日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能再次回到这个课堂感觉棒极了,当年布鲁斯教授的这门课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职业生涯。大约15年前,那时候我其实还不是商学院的学生,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讲座。这个讲座也是布鲁斯这门课的一部分,讲座的主讲人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先生,当时我觉得巴菲特(Buffett)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让我联想到自助餐(buffet)。听沃伦讲到一半时,我忽觉醍醐灌顶,意识到也许自己能在投资领域里做点事。其实我当时的状态非常绝望,刚从中国到异乡,举目无亲,毫无社会根基,没有什么钱,还背了一身债。说实话,我对自己该如何在美国生存下去都忧心忡忡。再者我也不是在资本主义文化中长大,所以沃伦讲到的那些投资理念和我当时所理解的股市相去甚远。思来想去,我越发觉得自己也许能在投资这一行有点作为。

我猜想在座各位既然来上这门课(我知道要选上这门课是很难的,至少我上学的时候是这样),应该多多少少是出于一种“自我选择”的机制,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自己是价值投资者或是倾向于价值投资者。(我们做个简单的现场调查)在座各位中有多少人真正认为自己是价值投资者或者倾向于价值投资者?又有多少人确信自己以后会从事资产管理的工作?好,这两者的数量大致相当,想要做资产管理的人和认为自己倾向于价值投资的人大致一样多。那谁能告诉我,真正将价值投资者和其他人区分开的那一两个特性是什么?大家可以踊跃发言。

同学:价值投资者靠证券背后的生意来赚钱,而不是估值倍数的提升。
李录:换句话说,你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生意的所有人,你的财富增减和生意的业绩好坏同步。其他同学呢?
同学:安全边际。
李录:对,你需要安全边际。
同学:长期视角。
李录:对。我们大体总结了价值投资的三个基本点,这也是格雷厄姆在教学中总结的,第一,你不认为自己是在买卖一张纸(股票),而是真正持有其背后的生意;第二,你在投资时需要很大的安全边际;第三,理解格雷厄姆书中的“市场先生”(Mr.Market)。

其实这三点都源自一个理念:假设自己是持有生意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张纸(股票);正因为你只持有生意的一小部分,不能完全掌控,所以出于自我保护,就需要很大的安全边际;正因为是生意的持有人,你就不会一天到晚想着交易,这就把你和市场中大部分参与者区别开来了。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我们真的认为自己拥有的是某个生意的一部分,为什么还需要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不是为我们这样的人设立的,对不对?股票市场的设立就是为了让大家尽量减小摩擦,可以随意进出,对不对?谁能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谁能告诉我,大概有多少资产是由价值投资者管理的,有谁愿意猜测一下吗?目前没有真正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出现,但确实有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据(商学院)隔壁法学院的路易斯·鲁文斯坦(Louis Lowenstein)教授估计,仅有5%不到的资产是被价值投资者持有的。这个结论与我们刚刚所说的是一致的,你们(价值投资者)确实不是大多数,而是极其稀缺的少数派,股市就不是为你们而设立的,它是为其他那些95%的人设立的;这正是你们的机会,也是你们的挑战。所以在进入资产管理行业前,把这些道理想透彻是极为重要的。这也是我在巴菲特的讲座中最先学到的,听讲的时候这些问题就萦绕在我脑海里,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在座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要进入资产管理行业的同学,我相信在座大部分同学都怀着这个想法),最大的挑战就是搞清楚自己到底是那5%的少数,还是95%的大多数。你可能以为,来上这门课,受到一些训练,就能成为5%,而一个人能发生改变的程度之大,往往令人惊叹。

我在职业生涯初期也走过弯路,我一直自己管理基金,其中有段时间(布鲁斯刚才也提到了),朱利安·罗伯逊(Julian Robertson,老虎基金创始人)邀请我跟他共享办公室,还找来很多他投钱的基金管理人一起办公,交流投资想法,这段经历让我有机会更好地了解95%的人是怎么运作的。有意思的是,为什么95%的人不去做你们试图做的事情,更何况已经有了像巴菲特、芒格这样极其成功的先例,为什么?谁能解释一下?
同学:因为投资很难不受到感情的影响。
确实如此。不过历史已经给出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价值投资者在长期内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价值投资才是真正的金矿——为什么那些难以摆脱感情影响的投资人不去努力做出改变呢?还有其他原因吗?
同学:因为他们追求短期收益?
对,我们已经很接近事实了。我认为,诚实地来说,是因为资金就汇集在那里(短期交易的市场上),因为市场就是为这些热衷于交易的人设立的,自然地,这些人也只关注短期。只要你有金融需求,资产就会找到你。所以,即使统计结果显示5%的价值投资者持续性拥有高得多的回报率,95%左右的资金依旧会流向那些大多数。因为人类的本性会将大部分投资者诱导到(短期投资的)市场上。
所以我想强调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要想清楚你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在职业生涯中你会不断经受考验,所以不如尽早直面这个问题,搞清自己到底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好,现在我们假设你的个性适合成为一个价值投资者,这说明某种程度上,你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的那一小群。这一小群人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你并不介意作为少数派,反而感到非常自在——这可不是人的本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依靠群体才得以生存的,在几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一直如此,所以群体性是根植在你的基因中的。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拥有不同的基因(很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而他们也生存下来了。所以我认为(价值投资者的)首要特点就是乐于身为少数派,这是一种天生的感觉,对于事情的判断不受别人赞成或反对意见的影响,而纯粹基于你的逻辑和证据。其实这是常识。但正如一句话所说,“常识是最稀缺的商品”,大部分人不会这样思考问题。

第二,你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成为一个学术型的研究人员,而不是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价值投资者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学术型的研究人员、侦探,甚至记者,要有探究万物运行原理的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因为你认知越深,越有可能成为更好的投资者。所以你必须葆有对任何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这其中包括各行各业的生意、政治、科学、技术、人性、历史、诗歌、文学……基本上任何事物都可能影响到投资。当然,我不想吓坏你们(笑),你们不一定非要什么都去学,但我的意思是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会让你受益匪浅。当你的学习积累到一定程度,也许会偶然地获得灵光一现的洞见——这种洞见就是知识赐予你的良机,而其他人根本无缘获得。其他那些人错失良机也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思维的局限或是机构投资者的制度限制等等,而这些就是你的机会。当机会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会查验我的问题列表:价格是否便宜?这是不是一桩好生意?管理层是不是值得信任,这种信任是因为(相信)管理层是好人,还是基于充足的外部验证工作?我还遗漏了什么?为什么这个机会被我发现?假如完成这些检验后依旧觉得可以,那最后一步就是跨过心理的屏障,开始行动。

(未完待续)

#价值投资之路# #李录投资经验分享# $贵州茅台(SH600519)$ $新东方(EDU)$ $中信建投(SH601066)$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