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价中标”后被判定为废标,事涉迈瑞、亚辉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6月14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一则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的废标公告。公告称今年6月初,经评标委员会复核,一招标采购项目的“价格分设置”不符合《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招标中出现了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经采购人确认,本项目废标。

这项被作废的招标项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采购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根据公告,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的最高限价为120万元,计划购入2台;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购入1台,预算400万元。

中标结果让人很是诧异:日立/亚辉龙的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以59万元单价中标,迈瑞的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则以1元中标。这样的结果遭到了质疑,因此才引发了评标委员会符合、废标等后续操作。

超低价竞标在医疗器械行业里并不少见,但被判定为“废标”的并不多。广西或许只是一个信号:IVD行业的“超低价中标”时代已经过去。

“超低价中标”的行业惯例

IVD试剂使用时往往要和设备绑定,业内称为“封闭式系统”。这类产品的主要收益来自于卖试剂,设备几乎可以白送,IVD设备低价中标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已经是IVD行业不成文的“潜规则”。

尤其对于化学发光等检测试剂产品,一旦设备进院,就相当于独占这家医院的一条检测流水线。一般医院配备检测流水线是有规划的,超低价把设备卖给医院,等于在医院里“占坑”,其他品牌的设备就很难再立足了。

现在国内IVD行业的竞争已是一片红海,尤其从事化学发光、生化诊断业务的企业就各有300家。低端产品的竞争激烈程度更甚。且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里普遍采取代理制,这也导致了IVD行业投标价格混乱的现象。在医疗设备招标采购中,10元、1元,乃至1分钱中标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关产品不少来自迈瑞、新产业、亚辉龙等知名企业。

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以较高的正常价格中标,企业也会选择赠送相应价值的试剂耗材。

健识局注意到,上述广西招标中,日立/亚辉龙中标的同款产品,去年8月在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的采购项目中,中标价高达580万元,是广西中标价的近10倍。

2022年,中国政府采购网公示一则东莞市人民医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采购结果更正公告。根据公告,原预算金额236万元的项目,罗氏诊断原本报价228万元,最终以999元中标。引发外界注意的是,更正公告之前,这个项目的中标品牌为日立,中标价格仅0.01元,但后来投标企业选择了弃标。

低价中标再弃标,东莞的事件引起了外界很高的关注。但事实上,这种低价竞争仍然在持续。IVD行业的现状就是:要么卷,要么死。

去年11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流水线采购中,深圳新产业的产品以1元中标,供应商为江西象轩商贸有限公司。今年1月,福建省政府采购网公告,亚辉龙以3分钱中标漳州市卫健委生化免疫流水线项目;同月,漳州市卫健委的急诊血凝流水线,6个采购表均以1到3分钱中标,其中迈瑞的急诊血球流水线、常规血球流水线设备分别以1分、2分钱中标。

这些招标项目只是引起业界哗然,并未有更多后续。然而,这次广西项目因低价投标被废标,等于是向行业里长期以来的潜规则说“不”。

国务院发文严管

其实,对于医疗器械的低价中标,国家部门早有相关规定出台。

2022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发布《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明确:招标人发现评分畸高畸低、异常低价投标等情形的,依照法定程序复核纠正。

去年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也指出:“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可能影响合同履行的异常低价竞标”。按照两份法规,只有低价影响到了履约供应,监管部门才会有所行动,并且很少对医疗器械领域有过直接废标的处理。

招投标正在采取更广泛的约束规范。今年5月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正式落地执行,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在制定招标投标政策时,必须事先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今年1月,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完善评标委员会对异常低价的甄别处理程序。企业低价投标的行为,会从源头上得到遏制。

集采的推进,也推动了医疗设备耗材采购更加规范。2021年来,IVD行业已经开展了安徽25省化学发光试剂、江西22省肝功生化试剂等大型集采。有业内观点认为,

集采后压缩了试剂的利润,或许会减少设备低价中标或免费投放。

未来“1分钱中标”的消息,会越来越少。

撰稿|杨曦霞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