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识药师谈|代茶饮是茶也是药!同事的茶不一定适合你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 | 健识局 陈占功 常亮

编 | 健识局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财经天下》周刊合作伙伴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当办公室的小姑娘们已经开始刷着淘宝,购买各种“调理肠胃、补气养血”的茶包时,药师知道,90后也已经进入了养生时代。“刷最嗨的夜,喝最补的茶”,成了当代青年最“朋克”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常见的桂圆红枣茶、荷叶山楂茶等各种搭配好的茶包,也称代茶饮。代茶饮的出现,解放了不喜欢喝白开水的人们,泡上一杯养生茶,看着美观闻着清香,似乎一口口喝进去的都是健康。

为了减肥降脂,小美最近买了几盒荷叶山楂茶在办公室每天泡着喝,还分享给周围的同事。而同事芳芳喝了几天后却感到肠胃不适,难道是这茶包出了问题?

芳芳来到医院咨询医生后才了解到,适合小美的荷叶山楂茶,却并不适合脾胃虚弱的自己,所以自己喝了几天后便“伤了”肠胃。

健识君提示,代茶饮是茶,也是药,也要考虑“对症下药”。究竟什么是代茶饮?常见的代茶饮适合哪些体质饮用呢?今天健识君就来为大家仔细讲一讲,这办公室必备的代茶饮,你究竟该不该喝?

01

中药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又称药茶,是我国的传统剂型。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合使用,或者以单味中草药或复方中草药代茶经冲泡、煎煮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饮用品。

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的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

图/ 视觉中国

《太平圣惠方》中第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在清代,药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中药代茶饮已经是人们治疗疾病的重要要剂型之一。

经过不断发展,中药代茶饮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多种规格,其饮用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深受人们的青睐。在现代生活中,它不断分生发展,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花茶,果茶以及混合成分的代茶饮。

陈可冀院士主编的《清宫代茶饮精华》中写到常用药物如下:

菊花、桑叶、薄荷、芦根、金银花、荷叶、山楂、陈皮、西洋参、黄芪、大枣、麦冬、石斛等。[1]

02

这些药物,不适合作为代茶饮

有些药物却不适合作为代茶饮使用,如:

矿物、贝壳类药物

磁石、珍珠母、龙骨、牡蛎。此类药物因质地坚硬,不易浸泡出有效成分。

含有毒性、刺激类的药物

附子、龟板、甘遂。此类药物含有毒性,刺激人体导致不良反应。[2]

03

代茶饮,是茶也是药

代茶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作用的代茶饮,另一类则是以治疗为主要目的代茶饮。

常见的保健类代茶饮

以养生保健为主要作用的代茶饮,相对而言比较安全,一般组成的成份大多都是药食同源的药物,也可与茶叶相配合使用。

三泡台

是用上等的菊花、福建桂圆、新疆葡萄干、甘肃临泽小枣、荔枝干、茶叶、优质冰糖为佐料配制而成。一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自己的身体状况配出不同的茶。

夏天多茉莉花茶、绿茶、冬天多饮陕青茶。驱寒和胃饮红糖砖茶,消积化食饮白糖清茶,清热泄火饮冰糖窝窝茶,提神补气、明目益思、强身健胃、延年益寿饮八宝茶。

枸杞桂枣代茶饮

主要成分为枸杞、桂圆、大枣、陈皮以及冰糖,枸杞子补肝肾、明目润肺,桂圆健脑益智,大枣滋阴补阳,陈皮燥湿化痰、理气调中,冰糖补中益气,配伍使用则能起到滋阴补气、清肺润喉的作用[3];需要注意的是,在患有感冒发热时忌服。

荷叶山楂代茶饮

主要成分为荷叶、山楂、决明子、胎菊、栀子,荷叶排毒养颜,减肥降脂,山楂消食健胃,决明子清肝明目,胎菊散风清热,栀子能清热利湿,配方使用有助于排毒瘦身,润肠通便,适合消化不良、体虚易出汗者[4]。

但是,山楂会对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性,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量,不能够服用过多,否则不仅不能够起到减肥降脂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身体出现慢性肠胃病。此外荷叶性寒,脾胃虚寒者不适宜服用。

三花茶

其成分为玫瑰花1克、杭菊花2克、三七花3克、龙井茶4克。其作用为活血通脉健脾和胃,治血压高血脂高[5]。

怀孕、月经量大的人尽量不要服用,因为三七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脾胃虚寒者应把龙井茶改成红茶,起到暖胃的作用。

疏肝顺气茶

其成分是陈皮10克、白梅花5克、枸杞10个[6],易上火的人应少放枸杞子,如两胁胀痛可以增加青皮5克,但不宜久服,青皮具有破气的作用。

治疗为目的的代茶饮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代茶饮,相比较养生保健类的代茶饮此类代茶饮的针对性更强,更能体现出大夫在治疗过程中随症加减,辨证施药的特点,因此应该按照医生的叮嘱进行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性。

健识小贴士

随着各种不同类别的代茶饮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并不只是年老体弱的人才需要用代茶饮来保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认为中药代茶饮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既保持了中医辩证特色,又具备了选药精、总药量小、饮用方便,并且易浸泡出有效成分的特点,既保持了汤剂作用显著、随症加减的特色,又克服了其制作繁杂,浪费药材的不足。

但代茶饮是茶也是药,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在医师药师指导下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1]陈可冀.《清宫代茶饮精华》第32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版[2]王东泉.中药代茶饮有学问[J].江苏卫生保健,2015(19):45.[3]郗慧芝  . 中药代茶饮的研究进展.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4]张建雄. 山楂荷叶茶[J]. 健康,  2007(12):35-35.[5]李乾构. 《养生堂》[6]王国玮. 《养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