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罗氏发布多肿瘤领域重磅研究成果 引领个体化医疗新时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作者:健识君

来源:健识局

罗氏在2019年CSCO上将公布多个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瘤、胶质母细胞瘤等多个肿瘤领域,在促进国内外前沿学术交流的同时,助力我国临床肿瘤领域个体化医疗的发展。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肝癌领域取得的突破进展。肝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类型。

据估计,中国每年约有46.6万肝癌新发病例,42.2万死亡病例,在肿瘤致死原因中仅次于肺癌。肝癌目前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2.5%。对于晚期肝癌患者来说,亟需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

GO30140/NCT02715531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国际多中心的Ⅰb阶段临床试验,旨在研究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T+A方案)在晚期肝细胞癌(HCC)一线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此次CSCO大会上,GO30140研究公布的最新数据。有效性方面,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确认客观缓解率(ORR,肿瘤缩小或消失)为35.6%,根据mRECIST标准ORR为39.4%,分别有75.7% 和68.3%的持续缓解。

此外,分别有12例、16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CR率分别为12%和15%。安全性方面,T+A方案整体耐受性良好且毒性可管理,除单药已知安全性事件外,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问题。蛋白尿、食欲减退和疲劳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事件。3~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占39.4%。

▲ 梁军教授介绍晚期肝癌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梁军教授表示:“此次‘T+A’方案在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中显示出有临床意义、持久的客观缓解以及可控的安全性,这一联合方案对于无法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是一种有前景的一线治疗选择。”据悉,该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是全球首个被FDA授予肝癌一线突破性疗法的联合免疫方案。

真正的个体化医疗:为每位肿瘤患者量身定制诊疗方案

罗氏制药中国CSCO发布会现场,罗氏制药医学部副总裁李玮女士详细介绍了罗氏个体化医疗的理念。她表示,自2006年,罗氏就将个体化医疗作为核心战略。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与医疗健康的结合,个体化医疗正在从针对特定肿瘤特定基因的靶向治疗,朝着更为精准的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的方向迈进。

▲ 李玮女士分享罗氏制药中国在个体化医疗领域的实践探索

发布会现场,李玮介绍了两个最前沿的个体化医疗研究成果。Entrectinib是罗氏在研的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用于治疗由NTRK和ROS1这两种基因驱动的肿瘤。在临床试验设计上,它不以肿瘤原发位置,而仅以驱动基因作为入组患者的标准。

目前NTRK基因突变可见于成年人的颅内肿瘤、甲状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以及儿童的神经胶质瘤、先天性婴儿纤维肉瘤和中胚泡肾瘤等。目前Enrectinib已经分别在美国和日本获批上市。

另一个是刚刚完成Ib试验的“肿瘤免疫治疗”项目——iNeST (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它将实体肿瘤活检确定的突变基因进行再造,为患者量身定制肿瘤新生抗原的基因治疗。一期试验显示,九位黑色素瘤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无临床进展达到近三年,并且仍在持续追踪中。

中山医院经验:智慧医疗在全流程管理的应用之路

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普及,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智慧医疗已成为时代趋势,也成为医院改革的方向。

2019年8月,由中山医院自主研发的AI(人工智能)医生“小豹”正式出诊。这种基于临床需求而研发的人工智能应用模式和应用场景,将大大帮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治能力,推动医院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发展,也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事实上,AI在临床肿瘤领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新驱动力。在AI的帮助下,通过智能化的定量神经系统功能评估及辅助检查解读,医生能缩短评估时间和减少个体间的评估差异,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人工智能临床决策,在疾病的早期起到积极预防、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的作用。

此外,AI还帮助多学科肿瘤诊疗团队根据整合的科学证据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提供无法通过人工识别发现的重要见解和信息,并通过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他们正在开发的涵盖知识图谱、影像AI、专病库、科研平台的“肝肿瘤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将协助医生更高效、精准发现可疑病灶,实现精准医疗

▲ 顾建英教授分享中山医院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实践经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教授表示:“AI、大数据确实改变了我们整个就医环境和医疗发展方向,使得医疗更加精准、规范化。但由于目前这一领域还属于比较新的,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市场监管来约束,同时在保证患者数据安全性和可持续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我们未来继续的不断摸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