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险开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风险是一个非常难以描述、难以捉摸的概念。 —《漫步华尔街》

对于指数基金投资而言,每笔投资的风险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基金投资的风险呢?基金投资的真正风险又是什么呢?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将风险定义为收益的离散度(即波动),而格雷厄姆认为,证券投资组合的波动并非真正的风险,真正的风险是当合理的投资期限到来时,你的投资给你造成的本金亏损。

对于指数基金投资,我个人更倾向于格雷厄姆,比如我们在投资房产时,可能我们目前买的房得3-5年后才能转手卖出,假若准备在5-8年后卖出,那么我们这笔投资的真正风险是在5-8年后准备卖出时的房价比现在低,而中间几年的波动我们可以忽略不计。但收益的波动也有其可取之处,这两种方法可综合使用。

1. 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

(一)指数基金收益的波动。收益的波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证券组合的风险,比较中证500中小盘的组合)和上证50(大盘组合),中证500的波动性就大于上证50,从业绩上来说,小盘股在经济下行周期,盈利亏损的概率更大也是一件事实,所以波动性从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反映了组合的风险。但是对于投资而言,如果你是因为判断目前此指数的价值低于实际价值而买入对应指数基金,这波动却可以忽略不计,对于这个投资决策而言,你需要评估的只有此指数现值与其真正价值和你的投资期限,如若你是趋势投资者,也只需判断现在是否是买入点。我个人认为波动的真正意义在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波动的承受能力来选择指数或者搭建组合,比如你能承受的波动为0.8,而指数的波动却有2,那么你就需要通过组合、仓位控制来抹平此波动或者放弃此笔投资。

(二)投资期限到来时的本金亏损。此方法的缺陷在于投资期限的判断,一是你并不知道此指数什么时候回归到正常估值,二是你的投资款中途需要用怎么办,三是你自己的心理投资期限到底为多久。

2.怎么结合

1.判断买入位置。

2.确定自己能承受的波动,再考量此指数的波动,如果指数波动大于心理承受的波动则可以通过组合、仓位控制或者定投的方式减弱波动。

3.确定好资金的投资期限和心理投资期限。

4.买入,哈哈。

5.卖出信号出现则卖出

3.总结

每位投资者的偏好与性格特点都有不同,A喜欢短线,B喜欢长持,其并无高下之分。但结合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格雷厄姆对风险的认知,据此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思考过程以规避指数基金投资的风险,是每位投资者都必须做的。

全部讨论

2019-08-21 23:59

从风险开始,搭建指数投资框架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