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公告引发赤子城暴雷了?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11喜欢:0

$赤子城科技(09911)$ $心动公司(02400)$ $IGG(00799)$

进入今年以来,赤子城走势强劲,二月末荣登港股科网股涨幅前二位。即使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跌性。然,3月8日盘前的一纸公告引发股价大跌,跌幅一度高达10%,投资者惊呼赤子城是不是暴雷了?

股价的下跌折射出了人生百态。于是乎,生、旦、净、末、丑纷纷登场亮相,幸灾乐祸的有之,怨声载道的有之,泰然处之的有之……

不管你扮演何种角色,那份公告无疑是“罪魁祸首”。说实话,我一直把港交所的公告称之为读不懂的“天书”。虽然我是个“老文科男”有一定的语文功底,且在香港生活工作10年,说实话,也读不懂港交所发布的“天书”,想必和我一样的投资者不在少数。

花了不少时间试图读懂那份公告,亦问了几位精通港股的朋友,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现在,把市场对那份公告的质疑和我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需要强调的是,以下看法仅一家之言,无法保证其准确性。

1,质疑之一
1月6日,赤子城发布了2021年未经审核的经营数据和收入资料,从内容看这确实是一份盈喜的公告。3月8日,赤子城突然发布盈利警告,短短二个月,盈喜变成盈利警告,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坑害投资者吗?

2,笔者看法之一
1月6日发布的确实是一份盈喜公告,3月8日发布的也是一份盈利预告。有个别投资者误把港交所的公告标题误以为是公告的内容了 ,所以产生了误解。(见图1)。港交所的标题分类是格式化的,起源于英文Profit Alert,英文是中性的,但港交所翻译成中文为“警告”,引起投资者惊慌。实际上,公告内容究竟是盈喜还赢警,需要看公告本身的题目,而不是港交所的分类。(见图2)

对比二张图不难发现,赤子城发布的公告是盈利预告,而不是盈利警告。

3,质疑之二
有部分投资者对公告中的“因下属控股子公司重组产生的一次性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约为人民币590百万元(以下货币单位改用“亿元”表示),因购股权和受限制股份单位产生的归属2021年度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约人民币1.08亿元”的表述,产生如下误解:

1)对于前项内容,误以为是针对赤子城管理层需要一次性支付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5.9亿元;
2)对于后项内容,误以为是因购股权计划的实施,需要实际支付1.08亿元现金。
3)前后二项股份将通过增发或在二级市场回购来完成;
4)其结果是公司用股东的钱“肥自家人”。

4,笔者看法之二
该5.9亿元的受益者并不是赤子城管理层,而是子公司米可的管理团队和员工。该5.9亿元无需用现金来支付,更不会通过增发来完成。而是在公司内部通过少数股东之间的股权重新分配来完成的。

该1.08亿元用于有条件限制的购股权计划(具体内容详见2021年8月30日公告)。对投资者而言,只要公司达成业绩目标而实施购股权计划,一定是乐观其成的。虽然目前的股价没有达到行权价位,但赤子城仍需要在年报中确认该笔费用即人民币1.08亿元。需要说明的是,该笔拨备费用在行权后,公司可以从行权者那里取回。

5,质疑之三
有部分投资者对于公告中的报酬开支约人民币5.9亿元和1.08亿元;2021年度净亏损约人民币3.75亿元至3.9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约3.0亿元至3.2亿元;这三者的关系不甚理解。

6,笔者看法之三
这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把二项报酬开支5.9亿元和1.08亿元相加,为人民币6.98亿元元;再把6.98亿元减去净利润3.2亿元,净亏损为人民币3.78亿元;减去净利润3.0亿元,则净亏损为人民币3.98亿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的计算结果与公告中的净亏损3.75~3.95亿元有300万元误差,可能是因为预告只是个区间范围,会计师还没实际上落实准确数字导致的。需要说明的是,公司并没有为该6.98亿元花费一分钱的现金 ,亦无需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更不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或损害现有股东的利益。而且,此类费用明年将递减至0.55亿元。

7,质疑之四
每当发布半年报或年报之前,赤子城都会发“亮瞎眼”的盈喜预告,迎来一波价格大幅上涨。等到正式发半年报或年报时,总会带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利空数据,导致股价大跌,使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质疑管理层从中谋取私利,职业操守有问题。

8,笔者看法之四
本人有同感部分,但并不认为管理层有从中谋利之嫌,亦信任管理层的职业操守。至于产生“同感部分”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公司上市刚满二年零三个月,近一年的平均市值仅40多亿港元,属于年轻的小市值公司。
2)管理层年轻,青葱,没有大企业的职业经历,更缺乏国际企业的历练。
3)上市后运营模式发生几次改变,增加了企业的不确定因素。
4)对外发布的信息完整性不够,尚欠严谨,忽略细节。倘若3月8日公告内写入笔者关注的几个关键词,股价走势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以上四点,导致其发布的盈喜虽然是合规的,但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全面,有报喜不报忧之嫌。凡此种种,导致一些投资者对赤子城产生了某种质疑声。相信随着赤子城业绩不断提升,知名度不断扩大,管理层日臻成熟,市场的质疑声会越来越少。

笔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看好赤子城,并不断买入。由于建仓时间过早过急,成本很高。所幸的是,赤子城的发展轨迹符合并超出了我的预期。其中,最有力的佐证就是,赤子城成功引入并吸引了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等一众国际资管巨头。另外,每天关注赤子城产品的数据,亦让我能够在股价大幅波动中,心若止水,泰然处之。

前方的路很长,愿与赤子城一起走的更远些。

以上内容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买卖之建议。请您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3-10 15:51

你应该是看了光大的调研纪要,感觉纪要里没讲清楚。
收购少数股东的mico股权资金是谁出的?纪要里应该指的是mico的管理层,mico管理层自己出钱的话关赤子城什么事?那是不是要结合之前赤子城用现金和增发赤子城股票收购了部分mico股权来看?mico究竟值多少钱?按这个计提的逻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mico不值那么多钱,赤子城买的时候买贵了,本可以以同样的价格获得这次少数股东的mico股权却没有,最后的结果等价于给mico高管激励?

2022-03-10 15:14

这公司早点放弃比较好。

2022-03-11 14:33

$赤子城科技(09911)$ $心动公司(02400)$ $IGG(00799)$ 本文要点有二。一是,报酬开支6.98亿没有花费赤子城一分钱,亦无需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更不会稀释现有股东的股权或损害现有股东的利益;二是,此类费用明年将递减至0.55亿元。

除此之外,本人还有一些不解之处,希望管理层在年报发布会上予以说明。

2022-03-11 09:13

以前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一亏钱就骂公司,现在中概跌的我有点理解了

2022-03-10 20:10

五亿只是账面支出,不影响公司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