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失去的,不只是你看到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3

女儿大学毕业时,对未来的选择犯了很大的难为——到底是该就业,还是读研?

说实话,那几年毕业形势还没有那么严峻,找个工作不用费那么多劲。可要是再读研,毕业了,谁知道什么情况呢?有个研究生、博士的学历,当然很好,可最终目的还是就业呀,要想继续进修,大不了毕业后,再读个在职学历。于是思虑再三,就放弃了考研,选择报考了公务员。就业后,读了个不错的在职研究生。

人生的经历,其实就是一次次的选择。放到经济学上讲,就涉及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其实就是你放弃的、能预见到的最高收益。对未来的选择,当然是要努力做到:我们选择的收益,大于我们放弃的收益。

其实,说到机会成本,我们首先要学会做选择题。我们选择的对象不应该是唯一,而应该是考虑到的多个方案。其次,我们要对未来的事项做一个客观的评判。弄明白孰轻孰重。就像前面讲到的就业与进修,得到的是早就业,可失去的就是全日制学历。到底哪个正确,其实还要看个人的追求。

投资也是如此。譬如资产配置时,该持有股票还是持有债券现金?或者说该持有多少比例的股票和债券现金?这里就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当股市暴涨时,如果你全部持有现金,那你就失去了增值的机会,而熊市时,如果全部持有股票,那你就失去加仓的机会。考虑到机会成本,就应该做一个合适的配比。并且在股市上涨时,减持股票,增加现金的配置,在熊市时,增加股票的配置。

机会成本要求我们要做多项选择题,并且要对未来做好评判,选择最有利于我们的哪一种方案。最怕的是,思维僵化,脑子里只有一种方案。另外,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放弃,要想一想,我们因为做了这件事,失去的那些东西是不是我们可以接受的。

譬如,在股市里,我一直认为贵州茅台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我选择其他的股票时,我就会想,在未来的五年、十年,它的收益会超过贵州茅台吗?

生活中充满了选择,并且事后看,常常是错的,这时候该怎么办?例如,我们为了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我们可能会在打牌或是看电影、健身等多个方面做选择,最终我们选择了去看电影。结果令人懊恼的是,花了50块钱,走进了电影院,才发现自己很不喜欢这部电影,是走是留?很多人不舍得这50块钱,于是度过了一个寡淡无味的夜晚。

生活中的小事,倒也无所谓。不过,要是有人谈了一个异性朋友,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金钱,却突然发现对方的一个致命的缺陷,这时候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纠结的留下?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沉没成本。讲的就是我们已经付出的、无法收回的成本。正确的理念是,当前的决策与付出无关,我们不应该被感情所左右。

投资又何尝不是这样?你误投了一只股票,五年了还没回本,你是不是在想,等你回本了再卖了它?其实,五年的时间和亏损,与你的当前决策是无关的,唯一需要你考虑的是,这只股票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你投?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五年后,更好的标的是不是收益会远大于当前这只股票?这既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也是一个沉没成本的问题。

有时候,你失去的,不只是你看到的账面亏损,还有你本该拥有的更多收益。@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7-13 16:00

严重同意,失去的不只是账面的亏损,还有梦想和家人的期望。

07-13 16:37

码字不易

07-13 17:13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中国股民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还不严峻?

07-13 21:39

里外里 嘛,多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