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资努力不一定能赚钱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在潍柴动力上,雪球不少投资者出现了分歧。

     “买在分歧,卖在一致。”

     不同人对于标的有不同的看法,实在太正常了。很大部分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根据一星半点的信息,盲人摸象,都在瞎猜。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每个人的仓位、资金量、操盘习惯都不同,这难免带入到具体标的的讨论中,最终鸡同鸭讲。

     潍柴动力有一个非常深研的人叫做伊飞,写了一个帖子很有感触的。他主要针对一个残疾人说的,其认为股市赚钱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拥有非常理性的思维和逻辑,天赋极高,或者分散投资,把部分闲钱放在股市,并不深研。有句话特别打动我,他说“股市不是努力就能收获的地方”。回想在雪球的这几年,也看了不少人起起落落。今年地产和医药股票的回落,又让不少大v走在神坛。现在想来运气总归会用完,一直单调一只加杠杆,终有一死。

     “活下去”是作为黑暗森林法则股市的不二法门。

      关于天赋和努力。

      大多数人没有天赋,无法区分运气和认知。也就是说看好一个标的,并且超级重仓,在大涨时不心动,在大跌时不恐惧,很难做到。常人是无法抵御贪婪和恐惧的,也不要试图来考验自己这两方面的反人性。然后再说说努力。不努力,肯定无法找到靠谱的标的的,只能人云亦云。努力我称之为基本面研究。

       对于散户而言,投资就是“研究员+操盘手+基金经理”综合体

       每一种角色都是不同的,而且是比较分裂的。作为底层的能力,区别什么是好的企业,区别好的商业模式,判断估值的高低,判断利空是否扭转企业发展等,是不死掉(活下去)的第一种能力。这方面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需要持续关注。当然,对于一个标的的理解总是有头的,散户不可能去调研,也不可能掌握所谓的企业内幕和经营实际状况。这里就会出现,努力的边际效益递减。对于一个标的有了基本认知之后,更多的资料无非是同义反复了。

      关键是不断提炼一个标的最核心的逻辑,然后反复用事实证实或者证伪标的逻辑。

       做到基本面的全面研究已经很不容易,超越了90%多的散户了。因为大多人只是了解只言片语,盲从大v,没有自己的总结。得出的所谓逻辑,也由于不是自己反复推敲的,随风摇摆。基本面的研究对于散户而言,其实在于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因为即使所谓“全职炒股”,毕竟不在金融圈子中,一天大部分时间对于标的的信息也就是那么多,其他时间干什么呢?这就是“股市不是努力就能收获的地方”背后原因。

       “股市不是努力就能收获的地方”就是投资不得不承认运气的存在。人会有好的运气,也会有坏运气。人总想在好运气的时候多赚钱,坏运气来的时候少亏钱。

       换言之,“牛市多赚钱,熊市少亏钱。”

        辅之以活下去,时间就是朋友了。那么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除了努力深研之外的另两种能力。作为操盘手的能力,需要逆人性。低买高卖,在别人恐惧时买入,在别人贪婪时卖出。作为基金经理的能力,分散投资,并且根据标的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我很欣赏一个资深医药投资人说的一段话,他把这种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打高尔夫类比。直接引用他的原话:

     “投资,是基于投资人的特定条件(资金成本,投资周期,风险承受能力,现有资产状态等),确定整体的“配置框架”,选择“标的资产”,然后建立合适“仓位”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仓位管理”。是前,中,后的整合一体战略。

      打高尔夫,轰出几杆好球是有可能,但要保持四个多小时18个洞一直能打出好球,并且(!)没有大失误,这很难,水平不够就是前面17个洞打的很好,最后一个洞也让你回到解放前……实际上就是在说“投资”,几次投资获得惊人成果这很可能,问一下总基金盘子的IRR,五年年化收益,长期业绩……这种问题很伤人心的,所以,投资一次几次“买对几个票”,整体难言有多大意义!”

       最后,对于个人而言,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根据兴趣研究自己喜欢的企业,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工作上,创造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投资分散低买动态长持。我觉得这种方式应该能有一个不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