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2回复:11喜欢:0
时间的价值
在巴芒二老的巨大财富带来的影响力下,复利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人人都想享受复利,他们喜欢滚雪球式的增长。
可这世上最美好的果实注定只有配得上它的人才能享用。复利的果实很美,但并不是低垂的果实。耐心的持有、接受慢慢变富,这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期望。人人都恨不得买入就拿到一个20cm,七天就翻一倍。而且市场也乐于传颂这样的故事。反而是那些一直持有某个股票,每日呆坐的人。由于自身没有什么动作给人看到,也不乐意发声,市场根本看不见。等到某一天,他的财富已经堆积到了令人无法视而不见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哦,如果我当初也买入某某股一直不动就能拿到跟他一样的巨额财富。
这样的故事随着一次次的牛熊转换出现在市场上,但很快又会被那些暴富的故事掩盖,消失在漫漫的时间长河里。
复利、慢慢变富这里头隐含的不止是选对公司,还对应一个关键因素:拿住。选对是认知、是眼光,而拿住就是耐心、是时间。
每年10%的收益看上去不怎么样,但如果能持续30年,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涨幅。这个30年如果少一半,变为15年,那么收益将远小于30年收益的一半。
昨天中午和公司几个小年轻吃饭,有个同事聊起了股市,说A股没意思,到头来都是亏,老在3000点打转转。一般情况下这种话题不怎么接。年轻人,确实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绩。但可能是受最近看多了炒股失败的案例,我忍不住分享了一下我自己一笔投资记录。
2011年7月到9月,我分三次买入了招商银行1000股,均价11.6元。当时钱少,估计这一万多块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一直到今天,这1000股我一股没卖。在这期间,招行最高涨到54块多,现在又回落到28附近。我这笔投资的收益怎么样呢?
投资招行快12年,招行这12年总计分红10.6元,录的涨幅16元(28-11.6),12年年化收益10个点左右。这收益很一般,但我觉得还马马虎虎,跑赢了利率。
小年轻在听我说完我拿了招行12年之后就目瞪口呆了,“我工作都还只有10年”。
是啊,想想我工作十年的时候会想到持有一个公司十年吗?
很多人看巴菲特的持股收益高,可一个可口可乐人家从1988年开始到现在拿了35年,有几个能做到?
时间是这个世上最难跨越的坎,也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全部讨论

04-01 08:39

大道:你要买的是好公司,没用Margin,那你的公司大掉时你应该是高兴的。我买了苹果后,苹果从最高点掉下来超过40%的好像就有好几次,20-30%的就多了去了(我没认真看过,也不在意)。任何一个公司的真正的买家就只有他自己,苹果掉了的时候,哪怕我没钱再多买我也是高兴的,因为苹果这么赚钱,公司一定会继续买的。如果你不太小心地买了家烂公司,安慰自己的办法大概就是不停地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赌了,再也不赌了,再也不赌了。于是从此可以打败90%以上的“投资人”了。

2023-12-07 09:46

人生多少个十年,都希望年轻时有钱花,复利复利等到80岁给一个亿也没有乐趣了。

2023-12-07 11:04

牛市50没卖真是叹息,证明还是太贪婪,也是没参明白这市场总是这么快变脸

2023-12-07 12:04

我就是这样能拿住,因为懒,因为不知道干啥更好。但有时会稍微买卖一小部分。

03-18 14:32

回看这篇,在$招商银行(SH600036)$ 低点位写下的这些话还在那里。
文字很有意思,我如果不记录下来,我现在都想不起那天跟同事聊了什么。但是一回看,当时的一幕幕又模糊的印在眼前。
中午吃饭聊的,午间散步的时候用手机敲下这些文字。将往日的思考提炼为四个字:选中,拿住。

其实巴老也并不是买入拿着一个股票一动不动,在底仓不动的情况下也会在适当的时候卖出和买进,但这种功力却很难学到,但总体他轻易不会把一个看好的公司清仓式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