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到底买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过年前微信朋友圈不断有人转发一篇文章,叫做《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当时正好我也生着病,躺在床上看完了,和传说中的感慨万千不同,我看了基本无感。

后来我问我的保险经纪,为啥大家都说看了感触很深呢?是不是有什么隐藏很深的寓意我没发觉?对方回答,大家不理解为什么北京大医院还治不好感冒,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治感冒,为什么花这么多钱治感冒还是死了,所以要买保险保障自己。

我说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啊,不理解是因为科学素养低,需要的是好好学习而不是买保险。然后经纪MM就不理我了。

其实呢,感冒一直都是“不治之症”,因为它是自限性疾病,就是人类还没掌握治愈感冒的原理与方法,只能靠它自己好,所有的感冒药都不是治感冒的,而是缓解因为感冒而产生的那些让你难受的症状,比如发热、头疼、咳嗽之类,所谓“打针吃药一周、不打针不吃药七天”是也。

对了,那些在感冒时让你多喝热水的人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敷衍你的,一种是了解感冒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且真正关心你的,至于你能不能分得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自限性疾病多数时候都能自己好,极少数时候不能好的,一般就要死人了,要不然还叫什么“不治之症”呢?最出名的感冒(流感)杀人案,是一战末期的“西班牙流感”,据说全球有10亿人感染,死亡2000—5000万(没有详细统计都是各种猜)。近的有10年前的H1N1流感,全球死亡18000人,2013年我国的H7N7禽流感,死亡率达到40%。

说到流感死亡率呢,大家会发现我国的统计数据显著低于发达国家,这不科学啊,明明人家人均寿命更高、医疗条件更好,其实这是因为我国在做统计时,把大量死亡病例的死因归入感冒引起的并发症里,比如《北京中年》里面老爷子的死因应该是归入肺部感染之类,而不是感冒,而多数发达国家是把感冒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都统计为感冒致死,比例自然就上去了。

所以,感冒不是小事,特别是流行感冒,特别特别是新型病毒引发的流行感冒,死人是很正常的,不要开始不当一回事,出事了又来大惊小怪。我之前写过一篇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的文章,那是针对普通感冒的,对流感不适用,最好的选择是及时就医以及服从医嘱。

顺便说一下,流感分很多种,流感疫苗只能预防其中一小部分,不是打了疫苗就刀枪不入的,流感爆发期里最好的预防措施不是喝板蓝根喝醋,而是少去人多的地方。

有人看了《北京中年》就去买保险,可大概没有哪种保险是为文中所描述的场景设计的,即便有,恐怕保费也会是一般人无法承受的天价——这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每年交钱的。这就说到今天的正题了:你买保险到底是为什么?

保险公司要盖大楼,要请姚明做广告,要收购万科要入主格力,要养几百万经纪MM这样的从业人员,还要给马明哲发一亿年薪,钱从哪儿来?当然是从你的我的保费里面来。类似于赌球,世界主流博彩公司收到100块赌金,会拿走10到20块作为运营费用和利润(中国彩票要拿走40到50块),剩下的才会发给中奖的客户,所有赌球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自然是永远亏损的。这就是所谓数学期望为负:只要你买,不管结果如何,你都已经亏了。

所以没有人能从保险上赚钱,也不应该想着从保险上赚钱,如果你理解并接受了这个逻辑,就能想明白所有打着“投资”或者“分红”旗号的保险产品有多可笑。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所谓“万能险”,和水煮驴皮(阿胶)或者福利彩票一样,就是一种智商税。

买保险是注定亏损的,但你认可并接受这种亏损,并希望用它对冲未来潜在的风险。每个人面对的人生道路都不同,风险种类和等级也不同,需要的保险自然就不一样,在你想要买保险之前,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要买什么?你到底需要什么?

经纪MM跟我说,她一个年收入8万多的客户,买了1万多保险。她本意大概是想跟我强调,看看人家这忧患意识,你可学着点吧,结果我没领会精神,回了一句你这是推人下火坑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收入不高的人是不应该买保险的。至于收入到多少才合适买保险,我没看到有关数据,认同度比较高的说法是“中产阶级最需要保险”,而我最讨厌只定性不定量的结论,自己拍下脑袋给个数据供大家参考吧:如果你的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居住城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就可以考虑买商业保险了。

比如一个广州的三口之家,满足这个条件就要年收入30万元以上,没达到的,努力挣钱先,少看《北京中年》这种东西,不小心看到了也少乱发感慨,人家死了活了跟你没什么关系。

有人可能会问,那我没钱得了病就该等死吗?我的看法是,社保范围内能治好的,算你运气好,社保范围外咬咬牙花点对你来说的大钱能治好的,运气也不差,钱花差不多了还没治好的,回家待着吃点好的,身体允许的话去想去的地方看看,然后听天由命,哪天睡醒之后病突然就好了也有可能啊。

今天写的有点长,但也只说了一半,明年继续说说穷人为啥不用买保险,以及中产的你该买什么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