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科技AED无人机首飞告捷,聚焦“低空+医疗”领域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麦迪科技(SH603990)$ 与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汇港联合共建的“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于6月18日签约揭牌,发布了首个全自主智能化AED无人机救援的低空救援整体解决方案,并成功进行首飞。苏州市相关政府、有关机构及企业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此次麦迪科技低空救援无人机MD127-I成功首飞,不仅标志着公司在低空救援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行业的快速发展,麦迪科技依托原有医疗业务深耕多年的经验及客户资源,有望加速拓展市场,助力医疗急救网络向智能化、及时性、覆盖面更广方向发展。在低空救援这一新兴市场中,公司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聚焦“低空+医疗”领域 助推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最早提供城市智慧急救解决方案的企业,麦迪科技一直致力于提升急救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苏州关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和精神,公司携手西北工业大学成立“低空经济创新中心”,聚焦“低空+医疗”领域,瞄准国家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在创新载体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医疗信息化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大专院校学科、人才、科研以及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高效转化。

据介绍,无人机运送AED作为麦迪科技原有智慧急救解决方案的补充,将构建120指挥调度+AED无人机+5G数字化救护车的低空医疗救援整体解决方案。方案以120指挥调度为核心,在原有“15分钟急救圈”基础上打造“4分钟急救圈”,实现“上车即入院、车未到无人机先到”急救新理念,达到应急救援院前救治的完整闭合。项目结合西工大强大的三航技术人才积累、麦迪科技近20年急危重症信息化深耕经验及嘉创飞航无人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各方强强联合、协同共建率先进入智慧急救3.0时代。

西工大太仓智汇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郑曦在活动上表示,低空经济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航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具备学科优势,希望通过合作共建,将麦迪科技低空经济创新中心建设成为低空医疗救援科技创新原始策源地、科学到前沿技术转化的孵化地、低空经济产业的集聚地,最终助力地方打造低空经济协同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助推我国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迎政策风口 前瞻布局低空救援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低空经济”在今年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政策及市场关注的焦点,麦迪科技敏锐捕捉市场机遇,率先布局低空救援领域,前瞻性尽显。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数据,我国有心血管病患者3.3亿,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54.4万例,平均每天有近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80%猝死发生在院前,“黄金4分钟”是心脏骤停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

“已经有近6000家医院、20000家基层医疗机构参与胸痛中心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近3000家通过了胸痛中心认证,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胸痛中心急救网络。”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执行秘书长曾文明认为,MD127-I型AED无人机的首飞,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急救体系升级的号角。在科技的加持下,未来覆盖全国的胸痛中心网络与AED无人机低空快速救援网络将深度无缝融合,一个更加完善的胸痛急救体系,将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救治能力再攀高峰。

自2005年成立以来,麦迪科技专注于研发创新,已发展成为国内以急危重症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头部企业。公司终端用户覆盖全国32个省份,近24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公司持续迭代创新,最新产品整合了5G、卫星、VR、无人机、车联网等技术,为城市提供海、陆、空一体化应急救援提供解决方案,已完成上海、湖北、吉林等多家医院和应急救援平台项目,是国内低空医疗教援领域领军企业。

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低空救援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加码,低空救援将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行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麦迪科技凭借其近20年急危重症信息化领域的深厚经验以及积累的客户资源,预计将在AED无人机应用上实现快速突破,进而推动其相关业务加速增长。

麦迪科技总裁翁康在活动上明确表示,公司将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把低空应急救援打造成麦迪科技新的增长点。公司将从行业标准的制定到源头创新,从专利申请到成果转化,从专业培训到运营服务,从产业链整合到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几个方面不断推进低空经济的发展。未来,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在低空急救的基础设施建设、急救无人机、载人eVTOL的制造、应急救援指挥保障平台建设、低空急救的运维服务和志愿者培训等方面共同推进低空经济的发展,为培育国家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