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温习《乌合之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3

$腾讯控股(00700)$    $思摩尔国际(06969)$    $分众传媒(SZ002027)$   

股市是个群体市场,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读书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恰好《乌合之众》又是讲身为乌合之众一员的“我”,应该怎么认识乌合之众。其实《乌合之众》是我很早就看过的一本书,本想重读一遍,奈何还是懒字作怪,上网搜了一篇总结得比较好的文章,当做自己的总结[鼓鼓掌]。该文作者:93风球,本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所以各位看看可以,请不要转载。


01简介

《乌合之众》是古斯塔夫·勒庞于1895年出版的一本书。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5.7-1931.12.13),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

勒庞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

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

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人在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law of the mental unity of crowds),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

02 核心内容43条

1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 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3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4 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5 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6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7 数量,即是正义。

8 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9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10 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1 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12 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13 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14 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15 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16 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

17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18 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19 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20 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21 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22 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质量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质量,它足以征服一切。

23 文明向来只由少数知识贵族阶级而非群体来创造。

24 身为一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条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

25 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26 文明赖以形成的道德力量失去效力时,它的最终瓦解总是由无意识且野蛮的群体来完成的。

27 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28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29 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30 群体的迭加只是愚蠢的迭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31 人们经常说起那家大众剧院,它只演令人压抑的戏剧,散场后,必须保护扮演叛徒的演员,免得他遭到观众的暴打。他所犯的罪行,当然是想象出来的,引起了群众的巨大愤怒。我觉得这是群体精神状态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这清楚地说明,要给他们什么暗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假与真几乎同样奏效。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真假不分的倾向。

32 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理智是人类新近才有的东西,太不完美了,不能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更不能替代它。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无意识现在仍作为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33 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我们最终会对

它深信不疑,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这就是原因。

34 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责任,群体就是道德,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

35 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36 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37 在决定人们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38 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39 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40 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地作用。

41 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42 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43 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