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15喜欢:65

刘首席讲得挺好!其实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专家冠以各类学术名词,诸如资产负债表衰退等等。但这些名词只是描述了经济的现象和结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挖出经济背后的问题。

造成目前经济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问题。什么流动性?国民经济的需求无法承接外贸脱钩后的供给,也就是常说的内需不足的问题。造成这种供需不能匹配的流动性问题的原因,则是收入结构分配的不公平。用大白话说,老百姓没钱,需求自然就不强。

过去几十年,我们经济的发动机主要是外贸。造出来的东西,让美国买,换回美元,然后我们相应地进行信贷扩张,印出人民币。这就是以美元为锚的外汇占款机制。扩张出来的信贷流到哪里去呢?主要去了地租。通过金融渠道所印出来的货币,又再次通过地租回到财政,用以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招商引资就好,然后修工厂,继续出口,从而获得下一轮的信贷扩张的货币,然后再进入地租。这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奥秘——以地生财,以财养地。

脱钩后这个机制断掉了,直接导致信贷扩张不动,于是地租就下来了,从而造成了现在所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怎么办呢?换锚扩张信贷。以前是看美元外汇,现在国债成为主角。以国债为锚泵信贷。

但是这里面有个关键的问题。以前美元为锚的信贷扩张机制,说明我们生产的东西是有需求的——美国人的需求。现在如果换成国债为锚泵信贷,需求就变成了财政。大家知道,财政只是社会财富和国民经济的“搬运工”,他本身不产生价值。财政扛鼎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一旦通过QE或者MMT的方式,让财政货币化,那么只会稀释货币的购买力,并不能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所以,国债-信贷-财政的这个全新的传导机制,真正要能代替美元-信贷-地租的旧机制,关键还是要回到本文最开始提出的问题——如何让老百姓能够真正有需求,把国民经济的供需之间的流动性真正打通。老百姓有收入,敢花钱,才能最终解决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

综上,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财政和央行协同,可以暂时顶住社会总需求的塌方,但治本的方法是要通过财政和央行的输血,让老百姓的收入提高,负担减轻。所以,财政和央行协同用力的方向,一定是要改善民生,也就是要把泵出来的信贷(货币)输入老百姓手中。发钱,降水,生育基金,附带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保障房都是好的方向。

如果穿新鞋走老路,继续将信贷增量输向铁公鸡,输向地租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除了造成供需之间的进一步失衡(供给过剩)以及养肥“地主”群体,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螺旋永远不会被打破。

$隆基绿能(SH601012)$ $万科A(SZ000002)$ $南京化纤(SH600889)$

精彩讨论

南门结硬寨打呆仗05-22 16:57

谴责大鹅回归韬晦是成本最低的经济决策,奈何政治不会如此

INSIGHT_105-22 17:15

你太会做人了,这时候谴责大鹅,那以后还有人愿意当中国小弟?
而且谴责大鹅,美国就不脱钩了吗?如果这个命题真成立的话,那还哪来的18年贸易战呢。
最后,中国能不能韬晦的决定权也不在于中国,而在于美国,如果美国执意把你当成最大竞争对手,一直针对你,你怎么韬晦?

哈哈哈vvv05-22 17:09

你这是脑子有毛病? 求饶跪下能有用? 俄败了 中就是四面楚歌 幸亏你不是军师

电棒治疗师05-22 17:47

贫困-折腾-富裕-折腾-贫困形成环,不然某些方面根基容易动摇。

大圣不是我05-22 17:35

这玩意是智障吗

全部讨论

05-22 16:52

今天星期三,我们一个小县城根本看不到什么人

人形机器人迟早会引爆行情,距离$机器人ETF(SH562500)$ 起飞只差一个消息

05-22 16:24

说出来没用 还容易一身💩

05-22 16:51

最有效的途径是把股市搞好,有赚钱效应!网页链接

05-22 17:09

长期生育养育基金必须尽快建立,让百姓愿意生娃养娃,国家拿出真金白银长期投资建立养育基金,鼓励生养小孩,其成年后可以分次支取,

国师的意见是很有道理和针对性的,钱要流到年轻人手里,要让年轻人有安全感和生活的方向和动力,要让年轻人有能力成为推动消费的主力军和新科技新产业的动力和源泉。
不要考虑退休的老人了,他们有养老金就等于每天都在领钱了,钱到了他们手里就只有储蓄的价值没有作用和意义。
不能学习日本,要反过来做,靠激励吸引年轻人来推动中国的发展…
结婚免5年利息,生一个免5年利息,生二胎免10利息+奖励5年基本生活费,生三胎奖励一套房收储房…

05-22 21:43

二元社会谈分配体系太反动了,一句话没救了,跑吧,别被国内伪资产真镰刀困住

改开几十年挣得钱太容易,浪费的太多

05-22 19:21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把脉中国经济

05-23 00:38

内需不足是分配问题,这是多少年的老问题了,一个PPT是解决不了的,甚至一届都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