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的一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0
[关灯吃面]还好跑的及时。说到投顾,我只相信安邦。其他什么保险公司都投资雷过,不过安邦把自己搞没了[捂脸]

热门回复

没错,我布局的都是多元化经营的,纯住开没利润。一丢丢城投城建(股权投资),金地(代建),金融街(正在转型),北辰(会展,轻资产,这几年减值没啥历史包袱了),一丢丢华侨城大悦城观察,还有首开(这个纯粹去年没赚到钱,这个不怎么多元化,最近跌是红利基金割肉,便宜才买的)我喜欢北京四傻。最喜欢金融街金地,但是这两个历史包袱,一个不好好当包租公,一个高价拿地2021年。现在买地产的,不做好持有两年的准备,不建议买了。能让我长拿的估计只有金融街,套的多仓位也最重。还好她开始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我还有一点外高桥。基本就这些,这些时代的宠儿,好好的当富二代就可以,别瞎折腾比什么都强。

我当时还算运气好,换到万科的时候,那一年阳光城走的比万科还好一点,这个是2021年1月1号到2021年9月13号的比价图:
你看阳光城还跑赢了万科,当时之所以换到万科,主要是因为阳光城把物业卖给了万科,我觉得一个行业类的公司能看的上的公司,应该是认同的好公司,就选万科切换了
现在看真是幸运,如果当时万科也和保利金地一样涨高了,我可能就死定了

本质上我还是厌恶风险,如果没有阳光城的协议,我也不会沾地产,后来因为这个开始研究地产,也觉得这个行业也蛮有意思,有分岐才有波动,有波动才有机会
之所以后来选择万科,是因为关心它的人很多,使得它一直生活在聚光灯下,信息获取相对容易,更加容易分析一些,还有确定有一个简单的逻辑,万科死,整个地产都得死,xx目前阶段还没到气数已尽的时候
天坛府确实不错,但是太小规模的房企经营业绩稳定性不好,而且经营业务也没有什么特色,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多元化的一些,这可能也跟个人的性格有关
除了万科,地产链里,华侨城和招商积余是我关注比较多的[笑],纯住开业务也没什么意思了

最喜欢的厦门建发,我5快多就买了但是仓位太小,赚30%就跑了,错过了后来的大牛。其实市场没有错的,如今建发,滨江这种地方性的国企就是利用这次行业洗牌,趁机做大做强属于top一线了。万科我没买但一直观察走势,因为他代表机构对地产的态度。金地没啥问题,但是融资盘有问题,很多人不懂拿平安格力去年那套来比较,平安格力的流动性并不是金地这种能比上的。股价跌的多,散户就多,那是因为散户还没有被消灭,筑底的过程很漫长。最重要金地这种目前价格只能说半山腰哈哈。我其他股倒都是大周期底部。

我股票里除了金地这种半山腰的,其他都是大周期底部。房地产我买过很多,都没有踩雷过,也不能说都是运气。可能谨慎吧。天坛府是跌了很多年,未来要走大牛的,当时跌的惨是机构跑了(包括证金汇金),他没啥外资,融资盘十几个亿,超过市值10%了(去年拉起来是牛散进来了,如今机构牛散都还在),然后融资盘一路杀,一路跌。那种跌法只有上海的城投控股(这个也不错,和天坛府类似)能比。大悦城也是类似,磨底的过程是漫长的。

[牛]你若是买了我去年的那只天坛府,一点问题都没。他是能活的很好的,比什么万科金地之流便宜关键以后房地产要是有行情,他能活的滋润。背靠大集团,现金流逆天,今年10月份以前还有个解决同业竞争的(资产并入概念)。去年我买的时候很惨的,几个大户融资盘爆仓割肉,居然杀到了0.3pb,我本以为我去年要亏死了(因为我很早就开始陆续买了,2021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中间碰到北交所概念拉起来我没跑,后来杀融资盘杀太狠,资金后来跟不上,套的死死的,哪知道11月翻身当时涨了50%,我分批走的赚的也不是很多,涨太快了拿不住也必须要走)。今年我居然没想到接回来[哭泣]做了其他的,套死。金地首开这点跌幅和他比起来,不值一提。融资盘爆仓,多少灰飞烟灭。所以真的要保证先活下去,分散持股均衡配置,管理好仓位。金地其实我挺担心融资盘杀跌的,跌到几块钱心里是没底的哈哈

你懂得变通止损,壮士断臂。资金量那么大,确实应该适度分散的。

我现在只敢相信自己了[哭泣]
老老实实分析报表,收集各种信息,分散投资,控制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