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8
$溢多利(SZ300381)$
看看纯粹的合成生物学公司是什么样的。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专业生物技术企业,主要在生物制造行业和农牧行业从事生物酶制剂、生物合成品及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向客户提供整体生物技术解决方案。(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生物酶制剂生物酶制剂是一种催化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可生物降解以及副产物极少的绿色催化剂,酶制剂工业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能源、制药、纺织、造纸、环保、酿造、淀粉糖、洗涤剂及保健品等多个领域,且应用领域仍在不断扩大,应用技术水平持续提高。我国酶制剂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随着生物燃料、环保产业、动物饲料、生物工业、制药领域等下游产业对酶的需求快速增长,行业增速保持稳定高速发展。公司生物酶制剂产品主要包括饲料用酶、能源用酶、洗涤用酶、食品用酶、造纸用酶、纺织用酶等类别。饲料用酶主要为植酸酶、木聚糖酶、脂肪酶、β-甘露聚糖酶及复合酶等;能源用酶主要为糖化酶、耐高温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等;洗涤用酶主要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食品用酶主要为糖化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普鲁兰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等;造纸用酶主要为生物打浆酶、生物施胶酶、生物脱墨酶、中温退浆酶、再生浆-板纸专用生物酶、废纸脱墨专用酶等;纺织用酶主要为酸性纤维素酶、中性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碱性蛋白酶、中温退浆酶等。2、生物合成品生物合成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利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及其相关酶、基因等生物材料,经过生物转化、发酵、纯化等工艺,制备出具有特定生物学活性的化合物或产物。这些生物合成品包括但不限于药品、食品、饲料、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生物合成品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特点,是生物制造和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在政策保障、成本降低、技术加成三大驱动力的推动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wind援引自MarketsandMarkets报告显示,全球合成生物学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95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307亿元,CAGR高达26.5%。作为实现化学品绿色制造的核心技术,合成生物学正在并将逐渐改变未来化学品的生产模式。公司目前正在通过市场调研,探索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现已构建了谷棒菌生物反应器平台,完成新型靛蓝色素菌株、5-氨基乙酰丙酸菌株的构建、发酵和工艺优化,继续开发5-氨基乙酰丙酸提取工艺。3、营养与健康产品营养与健康产品包括人用与兽用,目前公司产品主要为动物营养与保健产品,包括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等。饲料添加剂包括替抗饲料添加剂、抗氧化剂、诱食剂、维生素等产品。植物提取物产品目前主要为博落回提取物(兽药原料药)和博落回散(兽药制剂)、博普总碱(兽药原料药)和博普总碱散(兽药制剂),上述产品均取得国家新兽药证书。博落回散具有抗菌消炎、开胃、促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降低动物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且毒性低、无耐药性、无休药期,可有效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添加使用,该产品成功入选了国家绿色农用生物产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博普总碱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作为中兽药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使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在替代抗生素抗炎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且安全可靠。公司上述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药物,可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符合我国绿色养殖的发展方向。(三)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采购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采购物资申购单,结合原材料市场行情、供应商情况与公司库存,组织协调采购工作。公司采购部门根据历年业务往来情况,建立供应商档案,逐步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单。通过招标采购、询价对比采购等多种途径,确定公司原料采购价格。通过保持几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一方面促使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保证了公司原材料价格和供应的稳定。为了确保原材料采购质量,公司制定了详细的供应商评审流程,通过持续考核,做到择优去劣,确保公司供方具备合格供货能力及促进公司供方持续改进。2、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具体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产品安全库存制定生产计划,以降低产成品库存,提高公司营运效率。公司严格按照GMP的要求组织生产,从原料采购、人员配置、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包装运输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对原料中间产品、产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及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3、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销售体系包括国内农牧事业中心、国内工业酶事业中心和海外事业中心。其中,国内农牧事业中心负责对接国内饲料及养殖企业;国内工业酶事业中心负责对接国内除饲用酶以外的其他工业用酶制剂应用领域企业;海外事业中心负责国外生物酶制剂和动物营养与健康产品的市场销售及开拓。同时,公司设立了德国子公司、澳洲子公司,报告期内正在筹建俄罗斯办事处,加大海外营销网络建设,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拓展战略。(四)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公司坚持立足于大健康领域,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开发各类新型生物制品,致力成为全球生物酶制剂市场标杆企业、中国动物营养与健康行业领军企业,同时携手行业客户不断创新生物技术解决方案,积极提升人类美好生活品质。生物酶制剂方面,公司是中国生物酶制剂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亚洲最大的生物酶制剂制造与服务企业。公司是中国饲用酶制剂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产品类别包括饲料用酶、能源用酶、食品用酶、洗涤用酶、造纸用酶、纺织用酶等各个应用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公司国内生物酶制剂龙头地位,同时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打造全球生物酶制剂标杆企业。动物营养与健康产品方面,公司拥有30余年积累的农牧客户渠道优势,提供包括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抗氧化剂、诱食剂、维生素等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关于饲料中禁止添加促生产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政策在2020年实施,公司的主打产品植物提取物博落回系列产品可有效替代抗生素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虽然近两年受到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影响,但替抗是绿色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未来前景依然向好。公司将把握新增的替抗产品市场机遇,打造成为中国动物营养与健康行业领军企业。(五)报告期内业绩变动分析及主要经营情况1、报告期内业绩变动分析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9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74.9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8.96%;业绩变动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1)公司于2022年4月完成医药板块全部股权转让,此次出售股权投资扣除企业所得税后为2022年带来净收益约6,000万元,而2023年公司未发生股权出售情形,因此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剔除医药板块收益及医药板块转让收益影响后,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6%,营业成本下降11.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972.04万元,较上年度大幅减亏。(2)报告期内,面对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公司科学布局,努力把握行业机遇与政策机会,调整产品结构,高毛利产品收入有所增长。(3)报告期内,公司在各生产基地实施“降本增效”措施,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显著下降。(4)报告期内,受下游行业需求不足影响,本应处于养殖行业销售旺季的第四季度,却出现收入和利润下滑的情形,导致公司全年在前三季度盈利的情况下转为亏损。2、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2023年,是公司完成医药资产出售后重新梳理主业再出发的开局之年,是公司产业布局重大调整落地的第一年,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指导及管理层的带领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锐意进取,主动谋划,围绕公司制定的2023年九项重点工作目标,开展各项经营工作:总体运营方面,根据公司三大主营业务规划,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分工,构建总裁领导下的经营团队负责制组织模式,精简机构,减少层级,提高运营效率,强化总部与子公司一体化管理对接与体系融合。根据公司组织管理模式变化,修订《溢多利质量管理制度》《子公司授权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办法》《重大项目建设授权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重大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持续推进中高端人才引进及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发布《公司三年人才培养总体规划》,结合“岗位胜任力”、“内部专家SHOW”等系列培训,全面打造公司人才核心竞争力;切实加强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完善集团业绩考核体系,统筹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据公司运营情况,推进湖南美可达股权收购工作,提高经营决策效率,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研发方面,继续加大软硬件投入,引进和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加大对外合作项目和技术引进,与外籍技术专家团队、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完成研发定向进化平台的转化与优化,完成了碱蛋新基因筛选、碱木突变体构建、碱蛋表达量优化等合作项目的技术转化并取得重要进展;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构建了谷棒菌生物反应器平台,其中5-ALA项目达到了产业化水平;优化项目研发组织形式,完成五十余项研发项目立项与实施,自主研发的耐高温植酸酶、酸性木聚糖酶及其辅助酶、耐高温酸性蛋白酶等产品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实现了生产转化;农牧产品应用研究方面,针对低蛋白日粮、非常规饲料原料和动物肠道健康等热点问题开展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并在澳大利亚开展了相关产品动物实验,取得良好成效;工业酶应用研究方面,开展洗涤酶应用及稳定体系开发、纸浆漂白和原料预处理用酶、油脂脱胶用酶、淀粉糖及酒精加工用酶、纺织用酶系列产品等重点项目工作,并组建了新的烘焙用酶实验室,扩充应用研究领域;参与制定和修订多项农业和工业酶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开展日本、欧洲等海外产品注册工作,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研讨会,完成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发表;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复审工作并通过审核。营销方面,继续深化落实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实施海外本土化销售策略,在前期已设立的澳洲及德国子公司的基础上,报告期内公司筹建俄罗斯办事处,持续拓宽国际营销渠道。同时,以澳洲子公司为主体在境外设立全新官网,在海内外重点市场本土杂志进行广告投放,发表技术文章、产品软文,公司三大主业国际品牌形象取得显著提升。在国内形势及行业不够景气的状况下,公司对国内工业酶事业中心进行整合,实现板块集中管理,团队凝聚力及业务技能有明显提升;报告期内新增了对生物农药、面粉改良剂、原料预处理等行业的业务拓展,初见成效,为后期的进一步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农牧事业中心继续精耕细作农牧市场,为客户做好产品及技术服务,设立子公司河南瑞康,尝试创新销售模式,努力拓宽国内营销渠道。持续加强品牌建设,积极参加国内外农牧、酶制剂、动物营养与健康等产业重要展会、会议及活动,举办了“溢多利2023全球动物营养技术峰会”等多场国内及国际线上线下会议与活动,结合“一个市场一个计划,一个客户一个方案”和“请进来,走出去”营销战略,贯彻实施区域技术沙龙和团队拜访。

全部讨论

05-04 20:24

炒呀炒,最后还是一地鸡毛,拭目以待!

05-07 08:09

正丹股份 停牌,创业板股票都会收敛一下,正是主板小票连板打高度的好时机,TMA二当家: 百川股份,舍我其谁。

05-04 21:26

老师,这个生物合成概念到底有没有持续?还是像证券地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