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1
$中信证券(SH600030)$ 关于金融降薪的小作文又多起来了。
咱们今天来简单梳理一下相关逻辑。
首先,降薪发生于行业下行周期。
存量资产减值压力越捂越臭,
机构从业务内卷到人员内耗。
大家可以盯紧几个指标:
①机构大规模计提风险减值损失。
还没有大规模发生吧?
②业务内卷到人员内耗(互相举报)。
还没有大规模发生吧?
①和②都经历完,机构从资产到人员上都实现了新陈代谢,之后才等同新生。
非系统性金融机构就像野草。
虽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但是野草到了冬天都逃不过叶黄根凋。
如果身处非系统性金融机构:
你要凝华成一颗坚硬的种子。
系统性金融机构就像参天大树。
虽然叶子到冬天也掉光了,但根深蒂固。
如果身处系统性金融机构:
你要成为枝干,而不是一茬茬的叶子。
再想想:
你所在机构做了风险充分计提了吗?
你所在机构人员优化进度到40%了吗?
也许,这个冬天比大家预想的要漫长。
其次,金融业下行源于产业政策调整。
当前的产业政策就是大力发展制造业。
人、财、物都要向制造业逐渐转移。
①人的转移看收入变化:
金融从业的收入向制造业看齐。
把最优秀的人才引导到制造业。
金融从业的人均收入得半价吧?
②财的转移看利润变化:
此消彼长,制造业“涨”则金融“消”。
金融“消”多少不取决于其想承受多少,而取决于制造业“涨”到多少才有竞争力。
③物(资源)的转移看领导动向。
上个月济南召开座谈会,参会企业家: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左丁,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德国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大全,香港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
有一名是来自金融行业的企业家吗?
别不懂事瞎嚷嚷,不要自讨没趣。
领导看重哪里,资源就会往哪里转移。
第三,产业政策有其宏观背景。
对内改革,要素和收入的再分配。
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和人民币国际化。
宏观背景不变,产业政策就不变。
产业政策不变,金融下行周期就没完。
既然逻辑这么清晰,大家喊什么呢?
因为逻辑好懂,生活难搞。
大家作为名校毕业生,习惯了:
用支出来定收入。
大城市房价贵且生活成本高,只能选择高收入行业,才能获得相对体面的生活。
未来要学着适应:
用收入来定支出。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更注重精神满足。
要知道:
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收入有。
收入虽有高低贵贱,但是人格没有。

全部讨论

06-28 17:53

你还真是个搬运工

06-28 17:25

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