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6喜欢:1
$理想汽车-W(02015)$
中国汽车产业,即将上演有意思的一幕——
【新势力的轮回】。
A:15年前的新势力——吉利、长城、奇瑞;
B:15年后的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
C: 23年后的新新势力:问届,零跑
它们都选择了一条路径——多品牌策略。
以奇瑞来具体展开:
1999年首辆车型“风云”下线的奇瑞,在10年后的2009年开启多品牌之路。
而就在一年前的2008年,当时奇瑞乘用车销量35.6万辆,连续第十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第一。
10年征程以后,那时的尹同跃有了什么想法?
2009年1月,尹同跃在受访时说到——
尹同跃:我们觉得企业的竞争不是规模的竞争,而是一种能力的竞争,特别重要的就是创新的能力。企业要常变,文化要连续。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种连续函数的创新。
「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开发的能力、管理的能力、成本控制的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企业的这种人心的、文化的定力,这些能力构造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战斗力。」
尹同跃:早期我们的希望是怎么改变安徽的经济结构、怎么做一个本土品牌。
「我们在2007年的8月份搞了个100万辆下线的活动,我们就感受到,再这么发展下去,还是要做一些调整。」
「打价格战可能短期内会带来一些东西,但是从成本控制的角度,价格战也是有局限的。」
如果品牌建立不起来,消耗的资源和别人一样多,但产品价格比别人低很多的话,这个企业就不可能用跟别人一样多的资源去发展新技术。
  
尹同跃:「我们对外扩张、经营目标、发展的速度我们更谨慎了。」
对技术、对内部的管理、对我们成本控制、队伍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奇瑞公司相当长时间都是在创业的,创业者的心态很好,是一种拼搏,是一种创业。
尹同跃:『如果做不到300万辆的规模,这个企业就不能称为世界级企业。』
尹同跃:奇瑞这10年,我是奇瑞公司犯错误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人。奇瑞的损失一多半是我造成的。因为过去决策的时候,可能有的不是很科学,凭自己的感觉。
跟丰田大众比,我们的差距很大,差距大是因为我们的工程师平均年龄很小,经验不足。企业的年龄很小,内在的东西(很少)。一招鲜,吃遍天。
  
『所以,今年我们要抓流程、管理。』
在奇瑞血战市场10年以后,尹同跃提出『经营要更谨慎、但销量目标要够大,同时要注重品牌。』
类似经营思路,你会发现当下的蔚小理同样也在说着。
但即便如此,当年奇瑞还是选择了冒进,打出多品牌策略。
2009年1月,奇瑞发布全新微车品牌“开瑞”。
3月,奇瑞再发布“Rely威麟”和“Riich瑞麒”两大全新的中高端品牌。
算上奇瑞以后,奇瑞四大品牌集合完毕。
那时候的尹同跃这样说:
「奇瑞连续8年成为自主品牌的头名,出口连续6年成为进出口汽车的头名,市场累计保有量超过了150万台,对于今天奇瑞汽车和中国汽车来说,打造中国品牌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实现。」
「随着中国即将为汽车的第一大市场,奇瑞汽车不能只是中低端产品的代名词,汽车产品需要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打造高品质的,原创的,完全中国血统的国际品牌。」
可惜的是,这条多品牌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2010年,奇瑞推行事业部改革,成立6大事业部——旗云事业部(经济型乘用车)、开瑞事业部(微车)、威麟事业部(商务车)、动力总成事业部、乘用车制造事业部和国际事业部。
另外,旗云车系脱离母系品牌奇瑞,从销售公司中划拨出去。
更重要的是,尹同跃辞去集团CEO,保留董事长职务。
2011年1月,尹同跃表示,「奇瑞要转型,即使销量跌出前十也在所不惜。」
「奇瑞将缩短战线,聚焦品质提升,提高品牌溢价,而不再一味追求数量和速度。」
2012年,尹同跃提出回归“一个奇瑞”,运行了3年的几个品牌事业部还原成一个奇瑞品牌。
尹同跃反省——
「在渠道运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子品牌太多,目前阶段对于母品牌的各种资源起到的是分散作用。」
「在母品牌尚不强大时期,子品牌不仅与之起不到互相支撑的作用,相反还会将母品牌冲淡。」
多品牌策略,看起来是定位划分明确,但难点始终是——市场买不买账?
买账的取决因素是:
1、母品牌够不够强?;
2、子品牌跟母品牌的差异有多大?;
3、为什么大家要买账子品牌?
即将拉开子品牌序幕的蔚来和小鹏,值得深思。

全部讨论

03-22 07:00

零跑人都跑光了

0跑就算了,马上都要倒闭了

03-21 19:47

铁打的比亚迪,流水的新势力!

因为母品牌不强,所以才要发展子品牌,子品牌发展不好,又是因为母品牌不强,结论:不要发展子品牌

硬把个零跑塞进来,不觉得很违和吗?零跑算个毛

03-21 12:26

零跑能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