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venw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0喜欢:10
反驳一下,仅当讨论,不杠。
1.增程目前定义就是过渡产品,一年加多少次油,每公里耗多少升油,开过就知道了,对于大部分一年生活圈在直径100km以内的人且有固定充电桩的人来讲,纯电够了。
2.国人就是喜欢大,所以这点无法反驳。但轿车车型要相对省电一些。
3和4是见仁见智的,不做争辩。
5.这一点是小米最大的优势,大数据、智能化以及人车家集成,以后也是小米的护城河所在,至少智能居家方面,华为相比小米还是太过于封闭和固化了。
6.目前是最好的时期。油车发力对增程的影响要大于纯电。且目前碳酸锂将至冰点,每ah电芯价格也下降了,为后续促销提供了空间。

热门回复

我也讨论一下。
第一,轿车就是没有SUV走量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有多少人会因为小米的手机,家电而必须购买小米汽车,我想应该不会多。否则苹果直接干吧!
第三,极氪007都给干多少钱了?小米定价非常困难了!20+市场真的很难做。极氪007,毛豆3已经是两个标杆。小米怎么办?产品反正已经定型了,和华为s7显然也是直接竞争对手。你要说小米品牌力比华为还牛,我就无话可说了。何况20+这个市场还有比亚迪的几个强力产品。$小米集团-W(01810)$ $吉利汽车(00175)$ $比亚迪(SZ002594)$

是的,当数码产品买的人会很多,特别是小米汽车的第一批用户,预估会以苹果用户为主体,辅以部分小米手机用户和ov用户

$小米集团-W(01810)$ 目前销售的情况,基本验证推论

吉利对小米的围堵完全可以理解,但推出的策略是徒劳,因为两个车企目标客户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买小米的,我个人感觉是更愿意买特斯拉的那波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 买的不是车,而是能当车的大玩具。

辛苦了,上班第一天就来了

很理性的分析,并且这三点都很有道理。
目前小米就推出一款车型,所以市场定位比较困难。
目前看了一月份新能源销售数据,如果赶在北京车展发布这一时间节点,那么2024全年,小米若卖10万辆su7,雷军后面迭代的路就好走。
对照新势力发展历程,和tsl动不动就降价。 目前买su7最大的阻碍有两个: 一是价格背刺,雷总第一批车是不是真的交个朋友,价格定位有无考虑原料价格波动。 二是,小米汽车的品质是否可靠。

是的

我就是为了拍照,算什么型?

都不是一个档次的,比个啥

也讨论一下,小米手机的用户基本上是两种,一种是价格敏感型,一种是刷机型,就是所谓的玩。
这两种用户在汽车上选择可能不一定了,毕竟价格不会低,敏感型用户会观望,而玩的那种就是看自己心态了,安全性可不是手机能够比的,而且所谓的小米生态,尤其是人车家的互动性方面,目前看菊厂还真是遥遥领先了。
至于其他方面,信息不多不好说了。